羽毛球早有让球传统 保奥运名额林丹数次退赛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9:31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首局,韩国组合首先发球,于洋、王晓理却连续两次接球下网。于洋又在随后的一次发球中下网,缓过神来的韩国组合这才明白是中国队在“送礼”,便也心照不宣地打起了默契球,不到9分钟,第一节比赛便结束。于洋、王晓理在第一节比赛中发球仅过网4次。

  北京时间8月1日晚,世界羽毛球联合会证实,8名涉嫌消极比赛的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被伦敦奥组委取消比赛资格,其中包括世界头号组合于洋/王晓理。

  当天凌晨,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小组赛A组的一场中,于洋/王晓理以14∶21和11∶21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由于双方在比赛中态度消极,失误频频,现场观众嘘声一片。

  国际羽联赛后第一时间宣布在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召开听证会,随后宣布了处理结果。同时被取消比赛资格的还包括于王组合比赛中的对手郑景银/金荷娜,以及在另一场比赛中打默契球的印尼组合波莉/娇哈里和韩国组合河贞恩/金旼贞。只有中国队未提出申诉。

  【现场】裁判劝阻无效,观众嘘声四起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2时,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小组赛A组收官战打响,由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对阵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比赛进行不到10分钟,中国组合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输掉首局。面对14比21的悬殊比分,现场观众已经开始发出嘘声。

  比赛监督在局间休息时第一次向两对选手发出警告,希望双方积极比赛。然而,第二局的比赛依旧毫无改观。双方失误不断,不是发球下网,就是回球出界。在羽毛球五个单项比赛中,女双往往是进程最慢、回合最多的,但双方几乎每一分的“争夺”总是在三四拍之后便以主动失误告终。在此过程中,比赛监督再次警告了双方运动员。

  最终,比赛以中国组合的脆败草草结束,现场的嘘声达到顶点。

  【幕后】中国想输,韩国想赢,一拍即合

  高居世界第一的于洋/王晓理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当事人于洋是这么说的:“我们已经出线,不想把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耗在小组赛中。”她也承认,“本应该奉献出一场精彩的比赛。”

  但消极比赛的原因显然并非“保存体力”那么简单,这纯属中国队教练组的刻意安排。

  女双一直被视为中国队最稳的一块金牌。本届奥运会小组赛,世界排名前两位的于王组合与队友田卿/赵芸蕾分别被列为A组和D组的头号种子。按照赛制,如果两对组合分别取得小组第一,则将在淘汰赛中各守一个半区,朝着会师决赛的目标前进。同样的道理,如果两对组合都以小组第二晋级,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北京时间7月31日下午,田赵组合率先结束小组赛。由于在收官战不敌丹麦组合,最终屈居小组第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队最终选择了让于王组合“战略性放弃”最后一场小组赛,从而避免半决赛同室操戈的命运。

  羽毛球有让球传统 “林无敌”退赛成瘾

  ●2003年羽毛球世锦赛,为了保存队员的体力,中国羽毛球队制定了“一局定胜负”的“让球潜规则”。结果在男单1/4决赛中,林丹第一局输给了队友夏煊泽,第二局以3∶15缴械。

  ●2008年3月10日,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林丹意外的以0∶2输给陈金,最终中国羽毛球拿满北京奥运会男单三个参赛名额。

  ●2011年林丹“退赛成瘾”,6站超级赛中,4次中途退赛,退赛理由都是伤病,受益者大都是陈金。

  ●2012年4月21日,羽毛球亚锦赛男单半决赛,林丹“突然”宣布腰伤退赛,陈金晋级决赛并最终夺冠,为进军伦敦奥运会打下坚实基础。

  普通话 你打假球,我不护短

  你们在场上“假打”,似乎很默契,“打假”的人在场下比你们更默契。

  在国际羽联宣布指控于洋/王晓理等8名选手在伦敦奥运会女双比赛中消极比赛之后,中国代表团迅速做出反应:将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羽联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与此同时,无论是现场球迷还是电视观众,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在对待此事的态度上达成了相当高的一致。

  如果说公平竞赛观念根深蒂固的西方人大声喊“打”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国人对于中国羽毛球队的批评声,不失为一种进步。

  国羽在世界之巅独孤求败了多年,国际羽联打压政策也持续了多年。双方的较量,中国队“迫于无奈”的“田忌赛马”,更是存在了多年。

  其实,被取消资格的于洋/王晓理不是罪人,制定“默契球”对策的中国队或许也不是唯一的罪人,“是国际羽联的规则漏洞导致了一些球队的不轨行为。”这是国羽球员们的心声,也是实话。然而,国际羽联与旗下协会的对抗,不应该以全球观众的大倒胃口为代价。如果连奥运精神都不要了,这样的奥运金牌,要他有何用?

  金牌,就要名正言顺,看球,就要真枪实战。别拿国家荣誉说事,别拿田忌赛马说事,对于默契球,人们已经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陈普庄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