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伟
一道黑色闪电在伦敦碗一闪,博尔特便用自己的双脚,再次秒杀了人类速度极限的旧概念,达成男子百米奥运卫冕的心愿。
伦敦奥运时间过半后,得偿所愿的非博尔特一人。从“五金冠九州”的邹凯,到奥运奖牌数高山仰止的菲尔普斯;从让人瞬间石化的新偶像孙杨,到引无数人竞折腰的林丹;从文身的“藏獒”张继科,到横扫费天王的穆雷;从“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到老泪奔流的李永波……
然而心情最复杂的实现心愿者,非李永波莫属了。虽然史无前例的奥运羽毛球金牌囊括,让李永波遂了赛前对外许下的包揽心愿,但是消极比赛的唇上风暴,在李永波的心愿上,打了一个很难解开的结。犹如青花瓷般弥足珍贵的金牌囊括,却因为消极比赛的轻轻一击,一道裂痕的硬伤,从此成为中国羽毛球每一次回首时,一个永远的痛楚点,一个坚硬的心结。
“体育在很多时候,体现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如果一块金牌可以超越我们价值观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比金牌低。”姚明对消极比赛的个人观点,请一些人主动对号入座。再美好的心愿,如果不能坚守住最低限度的道德与价值观,即使如愿以偿,良心的不安与社会的拷问,足以让你“心如千层网,中有千千结”。
“既然这么强,何必故意输”,“李永波,既伟大又卑微”……金牌囊括奇迹后汹涌而来的语丝,让人不得不痛定思痛着:划在手上的伤痕,愈合后便成了往事,划在心上的伤痕,即使再轻,愈合后也会结痂成疤,成为一辈子的痛。
当全世界继续惊呼博尔特为天人时,百度千下后,关于加拿大飞人本·约翰逊的个人信息,停留在“史前一万年”——除了“奥运史上最大的兴奋剂丑闻”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3年蒙特利尔国际比赛中的再次“嗑药”,再无只言片语。
心愿缘何成心结?远问约翰逊,近问李永波。④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