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赛三连败,中国男篮奥运前八梦想几成泡影。
其实,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姚明退役后,中国队实力已大大下降,考虑到刘炜、朱芳雨、王仕鹏等老将的年龄,未来我们的成绩可能还会滑坡。
危机并不是今天才到来的,可为什么大家却没有警觉呢?因为职业化带来了华丽的外表,球员动作花哨,市场反响热烈,我们又总能找来几支外国弱队当众击败,这就掩盖了真问题:后备力量有断层,技战术层面没进步。
职业化是好药,但不能治百病。市场健康时,它会最大化地挖掘潜能;市场不健康时,它就会变成压榨资源的利器。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吊诡的局面:在传统体制下,我们还能培养出黄金一代,在新体制下,反而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人。
职业化的基础,在于参与者获利,利益足够大、足够稳定,人们才会长线投资。如果经营上收获不多,靠知名度反而能捞到更多,这就鼓励了表面功夫,各队宁可重金买球员,也不愿去培养年轻人。因为大家都能算清这个账:万一游戏规则改变了,岂不折本?与其这样,不如挣快钱。
一个民族的创造力被压抑,往往并不源于观念、意识、文化与心态的偏差,关键还在规则是否正确、稳定和与时俱进。在体育职业化的过程中,中国足球衰落了,男篮明天会如何?
但,更痛苦的问题是:为什么总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才开始反省?为什么在风起于萍末之时,我们却毫无作为?总是这么慢一拍,在现代化的迅跑中,我们就会被别人甩下。
蔡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