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伦敦、尘封的雅典,对比两届距今最近的境外奥运会,中国军团在体育成就上的突破有目共睹。孙杨、叶诗文让中国游泳回到舞台中央,遭遇禁赛风波的羽毛球队首次完成“五金”包揽……不经意间,金牌总数已经超越了2004年的纪录(32枚)。
光鲜的成绩与数字无法掩盖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三大球”集体沦落。八年前,中国女排尚且可以用一枚金牌“撑起一片天”,如今,就连这支荣誉之师也无力拯救自己的命运。伦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2比3负于日本女排,无缘四强。
输给澳大利亚15分,中国女篮同样被挡在了半决赛门外,她们可以在亚运会、亚锦赛上“傲视群芳”,却在伦敦难有作为,缺乏与强敌抗衡的底气。上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在家门口夺得第4名,而关于银牌的记忆需要追溯到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
“奇迹”曾是中国男篮的守护神,从雅典到北京,“移动长城”两次抢得奥运八强席位。不过在姚明退役后,中国男篮的实力遭受重创,至今未能缓过神来。小组赛最后一轮,他们58比90大比分负于东道主英国队,从而以五连败的战绩仓促结束了伦敦之旅。12支参赛队伍中名次垫底,平了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差成绩。
中国军团的成绩单达标,却远远谈不上优秀,当伦敦奥运会分量最重的几块金牌产生之前,参赛的集体球类项目全军覆没——除了女排、女篮与男篮,女子曲棍球、女子水球分别遭遇失利,退出了奖牌争夺战。空手而回、壮志未酬,但上述五支队伍至少能够跻身奥运决赛圈,激发国人的热情与想象。这种真实的情感体验,远远胜过男女足一蹶不振所带来的悲观与绝望。
某种意义上,伦敦奥运会恰如一把尺子,既可衡量自身的高度,又能找出与对方的差距。日本女排——中国女排昔日的手下败将,时隔24年打入了奥运会四强;日本女足,在相继问鼎亚运会与世界杯冠军后,淘汰法国队晋级伦敦奥运会女足决赛;日本男足,曾爆冷击败了夺冠热门西班牙队,后携手韩国走到半决赛,为亚洲足球占据半壁江山。
当日本女足冲击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时,中国女足正在长春进行夏训,目标是第4届东亚女足四强赛的参赛资格。此消彼长,无法与世界冠军相提并论,但“铿锵玫瑰”也有过绽放的“春天”。16年前的亚特兰大,中国女足摘得一枚奥运银牌;3年后,又在洛杉矶勇夺世界杯亚军。
巅峰过后,难免低谷。从2003年开始,中国女足的颓势明显,且无法逆转。曾经称霸的亚洲赛场,也逐渐被朝鲜与日本“瓜分”。北京奥运会,中国女足不敌日本女足,四强之路受阻。前女足主帅李霄鹏对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志在必得,结局是女足沦为看客,年轻气盛的他递交了辞呈。
中国男排与中国男足,都以东道主身份直接进入北京奥运会的决赛圈。前者拿到的第5名乃历史最佳,后者三战不胜,过早出局。四年等待,通往伦敦的路上,中国男排坚持到了资格赛最后一轮,最终功亏一篑,痛失出线良机。中国男足与荡气回肠的悲壮无关,他们的“掉链子”成为一种可怕的习惯。客场对阵阿曼的那场失利确实存在争议,但为何总是走上了绝路,才懊悔当初的不在意与不努力?
本报记者 黄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