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们的启蒙教练:让孙杨练游泳朱颖不惜说谎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7月20日10:34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陈敏 甘慧(微博) 实习生 吴晨

  “能碰上这样的好苗子,是我的运气。 ”采访之中,说起自己曾经带过、现已成名的那些运动员,很多启蒙教练都这么说。

  但璞玉还需良匠来雕琢。再好的苗子,若无最初启蒙教练的发现、发掘其潜质,他们的人生之路或许从此会走向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中国体育也会少了许多我们熟悉的面孔。

  为留下孙杨(微博)练游泳 启蒙教练不惜说个“谎”

  缘分,回忆起当初挑中孙杨的过程,朱颖用这两字来形容。但那背后,还有她的“三顾茅庐”和一个善意的“谎言”。

  孙杨的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出身,遗传了父母良好基因的他,出生时就有9斤1两重,块头上明显超过其他孩子,进了幼儿园,最长的床,他根本睡不下。“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缘分太重要了。”朱颖回忆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孙杨所在幼儿园的老师说起,就去看了看。这一看,发现是个好苗子,自然不会放过。于是,朱颖便把孙杨带到了暑期游泳培训班,而孙杨父母则想着让孩子去玩玩也无妨,就同意了。培训班结束后,孙杨还是离开了泳池,这一别就是近一年。

  朱颖并没有就此放弃让孙杨继续游泳的努力。“孙杨父母都是打排球的,我公公也是排球教练。而那时候我们家开的餐饮店,又正好在孙杨家附近,于是孙杨妈妈也经常会来我们店里。”在这频繁的交流中,朱颖可谓是费尽口舌,做孙杨父母的工作,希望他们继续带孩子去学游泳。

  为此,朱颖还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当时,我跟孙杨妈妈说,如果打篮球的话,最好是身高2.15米以上;如果打排球,身高也最好要2.05米以上。以你和孙杨爸爸的身高(1.88米)来看,孙杨个子将来不可能超过两米。所以对他来说,练游泳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其实,朱颖当时这么说,完全是为了说服孙杨父母,使他们放弃让儿子练排球的想法。不过巧的是,不久后有个专家预测孙杨的身高是1米93。

  朱颖的这番话和专家的预测,就这样起了化学反应。一年后,也就是孙杨幼儿园毕业、上小学前的暑假,父母将他再次送到了暑期游泳培训班。“有些事也许就是这样,好像是天意吧。”说到这段往事,朱颖自己也笑了。

  找到好苗子不容易 更要有耐心雕琢

  对三线即最基层的教练们来说,能寻找、发现并挖掘出好苗子,也是对他们自身价值最好的体现。为此,他们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加上一些运气。

  譬如1991年春天,去龙华幼儿园招生的袁连英,也没想到会挑中吴敏霞。“当时我们先是去幼儿园,只是粗略地远远地看一遍,然后就让几个看中的孩子周六下午到游泳馆,接受进一步筛选。”结果复选那天,让几个孩子脱掉衣服看身材时,她的眼前一亮,“你想,一个6岁的小女孩就有肌肉,骨架好、线条棒,脚那么细,身材那么好,那可都是天生的!”

  再好的苗子,若要成大器,必定得有后天精心的雕琢。而有的时候,好苗子并不是一开始就与众不同的。如果轻易放弃了,很可能就少了一个未来的世界冠军。

  “比如说,有的年轻教练会比较急于求成,觉得这个孩子不行,就打算让他先回去了。我就跟他说,你先放放,再看看。”刘炜(微博)的启蒙教练、卢湾少体校男篮教练组组长吴建生告诉记者,三线教练最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刚刚练体育的孩子会有发育早晚的不同,身体素质还未达到要求时,技术水平自然也就上不去。刘炜当年被他挑中,招入队中时,也不是那种特别拔尖的,“后来突然一下发育了,身体素质上去了,技术也马上上去了”。正是因为吴建生当年的耐心等待和培养,才为上海男篮乃至国家队培养了一个好后卫。

  不少人认为,当个启蒙教练挺简单的。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刚刚爱上体育的这些孩子们,彼此间只要差半岁,理解力、领悟力就相差很多,教练需要将每个动作都分解到最基础的动作,等他们理解后,再一步步综合起来。“教年龄小的,要把他们从不会教到会,教到感兴趣,再到把基本功打好,比大的要难多了。”周苓说。

  和省市、国家队的“精英”特质不同,三线队伍中小选手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吴建生说,这个时候怎么练,也需要很用心。“同样一堂课上,我如果注重了这个水平好点的,可能另一个水平差点的就‘不消化’,那我偏重后者了,可能另一个又吃不饱。所以有时要拆开来练,有时则要合起来练。”

  打好专业基础 培养孩子们的毅力和信念

  “我一辈子能碰到一个姚明,一个崔晓东(上海男排(微博)),本事已经很大了。”李章民笑着说。

  当初放弃体育老师的工作、主动选择压力更大的区少体校教练工作,李章民说:“我想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为上海篮球培养一些人才。”但同时他也坦言,好的苗子毕竟少,他所挑中、培养的小队员,大部分都是为了爱好、普及和提高,“我希望他们都能全方位发展,不仅打好球,更要先学会做人。”

  基层教练工作最大的不同是,在给孩子们打专业基础的同时,更要教会孩子们做人。他们很清楚,自己所面对的不仅是在体育上有潜质的苗子,更是一个个在心智上需要引导、教育的孩子。

  所以,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何纲就会有意识地教孩子们碰到困难了怎么去做,是绕开它,还是直面并解决它。

  在他的训练中,孩子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自己已经觉得游不动了,可教练却说“再来一个”,但是否继续,选择权在孩子们自己。“我不逼他们,让他们自己逼自己。”何纲说,这么做,就是要让孩子们在“我要游”和“要我游”之间做选择,从小培养他们的毅力和信念。“往往这种选择不是专业、技术上的问题,是关于选手的信念。当他自己选择了坚持的时候,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其实,比赛到最后大家都到极限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

  看似平常的一个个细节背后,是这些基层教练员的良苦用心。

分享到:

相关专题:游泳、花样游泳、水球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