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日,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微博)男子单打14决赛,中国选手林丹加油以2:1险胜日本30岁老将佐佐木翔加油。图片来源:Osport全体育图片社
中新网伦敦8月4日电(记者 卢岩) 虽然伦敦奥运羽毛球赛渐入尾声,但发生在温布利体育馆的趣事却着实不少。
起大早比赛,选手抱怨不断
或许是出于均衡赛事安排和转播的考虑,伦敦奥运羽毛球赛最早在上午8:30就开始,这可引发了叫苦声一片。除了不少住在伦敦东区的记者要起大早赶到温布利之外,就连运动员也抱怨不断。
王仪涵加油在进军女单决赛后就直言,这种世界大赛很罕见有在早晨九点开始半决赛的。她说,自己在六七点钟就起床了,而一般的大型羽毛球赛事,“时间都在中午或晚上,很少大早晨的”。
印尼名将陶菲克(微博)加油也在小组赛后表示,过早的参赛让自己不适应。“我是个爱睡懒觉的人,”他说,“这么早比赛让我感觉还没睡醒一样。”
志愿者“火眼金睛”
温布利体育馆混合采访区的管理十分严格。电视台、电台、世界三大通讯社和普通文字媒体必须各行其道,不得越雷池一步。就连文字记者想在混合区尽头采访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和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也不得不请他们移步混合区通道,采访才得以继续进行。
文字记者在混合通道里的一举一动也被密切注视。林丹打完小组赛后,混合区的媒体一拥而上,有记者掏出随身携带的三星Galaxy S3手机,希望录下一段林丹的采访,但刚对准林丹没有2秒钟,就遭到了工作人员微笑但坚决的制止。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女单半决赛后,由于电台区只有一家记者等候,为了节省时间,在记者的要求下,她终于获得许可进入文字区。但工作人员一再说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观众“助强凌弱” 凸显林丹人气
羽毛球在中国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在温布利体育馆也随处可见挥舞着五星红旗的观众。虽然各国选手在与中国队交锋时总是负多胜少,但英国当地观众总是豪不吝惜地将热情的掌声和欢呼送给欧美选手,不过这也有例外的时候。
拥有超高人气的林丹每次出场,全场都为之沸腾。在1/4决赛中,林丹面对日本老将佐佐木翔,比赛一度非常艰苦。但观众几乎一致地把欢呼献给林丹,有节奏的“Dan-Lin”呐喊声和掌声,凸显出这位羽坛天王独一无二的地位。最终,林丹仍然有惊无险地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