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男篮复制国足成高薪低能样板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11:23  钱江晚报

  别人逆天 男篮捅天

  离比赛结束还有四分钟,球队落后40分,邓华德叫了个暂停,在战术板上认真地涂沫,这个场景和先前巴西队员用篮球来娴熟地颠球,具有完全相反的幽默效果,一个太冷,一个太热。中国人在伦敦时间过半,任务完成62%的时候,男篮挥一挥衣袖准备打道回府,留下一地鸡毛。

  这一点也没有出乎人的预料,不过是延续一个老格局:奥运会上我们还习惯于单挑,不习惯并肩子上的团队项目,三大球我们只能点齐一半的军马。出乎意料的是,中国男篮是标准的土肥圆,最少的一年也能挣上一两百万,而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小组出线,这个目标竟然已有二十年没变。

  男篮扮演土肥圆,中国奥运大军里的高帅富团队只能空缺了。射击队多年位列五大精锐部队,战功卓著荣誉等身,但他们是艰苦奋斗的典型,谭宗亮在微博里晒过自己的工资单,每月两三千,日子着实过得寡淡。很多粉丝难以置信,事实上就是如此。

  射击队不是待富的个例,凡是与世隔绝埋头苦干,鲜有机会在媒体里粉墨登场的项目,都难逃屌丝的苦命。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是他们的逆袭,用专业一点的话说,是对他们无尽奋斗的一种回报,精神上作肯定,物质上作补偿,金牌背后,都是惨淡的人生。贫寒子女的一块金牌,承载一个家庭的重托。一位举重运动员夺冠后大家才知道,他与父母已整整六年没见面,这样的故事,似乎只应该在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的战争年代出现,但在中国竞技体育的很多项目上都是常态。

  李娜的网球女单一轮游,不过是大满贯之前的一次练兵,举重选手一把举砸,砸掉的则是个人、家庭,还有无数人实实在在的梦想。一块金牌能够让精神境界升华,更能够梦想物化。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对中产以下家庭的子女,就是书生十年寒窗后的进京赶考。成功时的大喜和失败时的大悲,如果不是设身处地,旁人很难理解。

  在商业化和职业化把奥运会武装到每一个毛孔的时候,重在参与只适合两类人,一是梦之队这样日进斗金的大佬,他们当然想赢,但那点奖金绝对不可能是刺激赢球的动力,他们要的是兴致和面子。另一种,是从阿富汗、索马里或南苏丹这样炮火连天灾难深重的国度赶来的孤独勇士,支撑他们跨过千山万水的是一种信念,让世界注意到他们身影,就是胜利。对其他人,追求金牌附加值的最大化,不管体制是举国还是举民,都无法免俗。

  举国体制的体育也是一种国企,是国家集中力量办的大事之一,本质上无所谓好坏,只有效率高低一说。本来可以百里挑一练出一个人才,你搞成万里挑一漫天撒网,就是严重浪费;两千万可以培养出一个奥运冠军,你花了两个亿,就是挥霍。国企要增效节能,优化配置、打破垄断,开拓创新,举国体制的体育也一样,谁也不想看到一边是奥运冠军五子登科光宗耀祖,一边是大运会冠军张尚武到地铁口卖艺谋生,亚运会冠军才力老无所养。

  在四面出击捷报频传的时候,男篮的溃不成军很熬风景,羞愧写在他们脸上,尴尬刻在体制的骨子里。名义上他们已脱离举国体制而与国际接轨,是民办体育,诡异的是,它们的表现跟我国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完全相反,成了高薪低能的样板,完全复制了比他们更早改制的中国足球的老路。他们体制上与国际接轨,竞技水平被国际上遗忘,这样的典型,给中国竞技体育出了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说是死结,也未尝不可。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篮球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男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