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
著名撰稿人
看奥运,除了有倾向性的夺金牌项目外,还是三大球刺激。可惜,中国男篮、女篮、女排都早早走人了,连背影都没怎么留下。
忽然想起了前些天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到的一首拜伦诗:“等你赋予的血液已经流完,等你所爱的声音沉寂了,让我留下的记忆使你心欢,别忘了我死的时候含着笑。”有些伤感,中国三大球的血液似乎快流完了。
足球,别怪我这婆婆嘴,还是要叨咕几句:看我们的邻居,日韩男足尽管未进决赛,但奥运会的铜牌之争竟是东亚的双雄比拼。而日本女足,去争的是金牌!回头看看中国足球,世界杯没戏了,奥运会见不着人影。未来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长夜难明赤县天。我觉得中国足球未来四年还是没戏,起码在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规划上,仍然未能看到改观的迹象,更看不出重新崛起的蛛丝马迹。
篮球,表面上CBA还风风火火,可是好苗子新秀仍未显现。中国女篮的苗立杰、陈楠,男篮的王治郅、刘炜、朱芳雨等估计奥运会后也要解甲归田了,而未来中国篮球国家队的当打之人还未见到“眼前一亮”之人。中国男篮似乎还有几个后生能让人期待,女篮我都不敢想象没有苗立杰、陈楠的阵容能不能亚洲出线?
为什么最早进行职业化改革的足球、篮球日子越过越回去了?还不如专业体制的体育时代人才辈出?不客气地讲,人家王治郅、苗立杰等是在专业体制时代就少年英雄。如今进入了职业化体育的火红年代,反而看不到新星闪亮?
排球,我们就别提中国男排了,如今连一个队员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后就知道倒腾主教练,一派急功近利的繁忙景象。如今这支奥运女排队伍,要技术没技术,要战术没战术,王一梅之外就没有一锤定音的主攻手?
如果从做买卖的角度来说:三大球的投入与产出太不般配,吃进去的是奶,挤出来的是草。尽管许多人都从三大球的参与人口来分析三大球衰落的原因,但其实我国参与篮球运动的人口并不少,足球的爱好者也应该是最多的。排球这个项目,还是靠成绩创造影响力。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中国的体育文化严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三大球是集体项目,讲究的就是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荣辱与共。如果在广大青少年和体育爱好者之中再不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三大球后备人才的血脉真要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