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人淡定地直面奥运 平淡操办奥运有别样精彩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7月25日10:40  新华日报

  伦敦眼

  刚到伦敦,记者就经受了一次小小的考验。

  7月23日下午23点,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的维珍航空公司 VS251航班准点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顺利入关、办理完奥运会记者身份注册卡的最后一步激活程序之后,记者推着行李走出航站楼,打通了约好在机场碰头的 搜狐网工作人员的手机。对方把大巴停靠的位置详细叙述了一遍,“你一出门右拐,在29号停车点,就能看到我们。”

  结果,10几分钟过去,记者还在寻找传说中的29号停车点。当第三次看到同一位机场工作人员站在路边向自己点头致意的时候,记者意识到,“肯定哪里出问题了。”一询问这位满 腹狐疑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记者是在3号航站楼出港的,在5号航站楼出港的对方没有意识到不同的两个航站楼距离很远而且没有摆渡车,停在5号航站楼29号 停车点的大巴还因为路线限制开不到3号航站楼来……

  既然这样,那就自力更生坐地铁吧,反正,该坐哪路地铁到达目的地法灵顿街,来伦敦前 早做过功课,而且伦敦奥组委寄来的OYSTER免费公交卡就在手里,怕什么?就当提前考察一下伦敦的地铁交通呗。再次打通对方的手机,让对方放心,自己直 接坐地铁去,还不知道谁先到目的地呢。

  伦敦地铁的皮卡迪利线,车厢里布局紧凑。从西南郊的希思罗机场开往市中心的国王十字火车站,和南京一号线从奥体中心开往新街口比较相像,一开始都是在地面上运行,接近市中心时才转入到地下。

  窗外是典型的英国郊区小镇风景,如果没有路面上停着的小轿车,这一派静谧都和奥斯汀笔下的英国小镇没有什么区别。没有预期的标语口号、彩旗招展,奥运会好像和这个时间似乎停止了的世界没有关系。

  记者的身边,是一幅再平常不过的英国市井图景。一个长得有些像简爱的中年妇女一直在面带微笑地读着一本《为什么当你变得普通反而更加幸福了》;她身边的 一个小伙子,外形酷似伊万麦克格雷格在《猜火车》中的扮相,一直表情迷幻;几个20岁上下的少女,丰满可人,路上叽叽喳喳,争着和同行的一个小帅哥搭话, 说的是刚刚结束的在中国的旅行;远一点的地方,两个黑人小伙子戴着大耳机摇头晃脑……除了免费赠送的地铁报上开设了几个奥运专版,几乎没有一个场景、没有 一个细节告诉我们,这个城市还有4天就将迎来奥运会开幕式……

  一转眼25站过去,记者在国王十字火车站再转到地铁粉线,一切顺利,地铁里标志清晰合理,几乎没有走错路线的可能。事实上,当记者最终步行到达目的地卡门公寓,远远就看到坐大巴从机场出发的同行们正在门口等着进门。果然,伦敦的地铁运行效率值得信赖。

  走在街上,阳光有些刺眼,全然不像前两天先期到达伦敦的同行们描述的寒风猎猎、不穿厚外套日子都没法过的景况。一路走来,街头几乎没有任何奥运会的标志,志愿者只在机场看到几位,虽说对英国人对奥运会的冷淡有思想准备,但现实还是有些超乎预期。

  想想也不奇怪,作为昔日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奥运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举办城市,伦敦市民对奥运会不那么感冒再正常不过。伦敦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职业体育、英超联赛、温网、F1、田径黄金联赛……对于很多国家百年一遇的奥运盛典,伦敦此前已办过两回。没有自豪感、没有新鲜度、没有4年前北京憋着一口气要证明自 己的决心,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奥运会带来的种种不便:道路改造,外来人口激增、物价飞涨;司机痛恨路面上画出的奥运专线让他们本就不好做的生意更加困难;对了,还有难以捉摸的恐怖袭击的阴影。

  所以,伦敦人才有“避运”一说,和8年前的希腊人一样,很多英国人选择在奥运期间离开首都出行,奥运,惹不起我就躲。确实,奥运会不能替代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我们举全国之力办出的奥运会确实无与伦比,而伦敦人平平淡淡操办的奥运会也会有属于它的精彩。 

  本报特派记者 孙 庆(伦敦24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刘翔 李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