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发布会只回答了3个问题 叶诗文被问是否机器人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10:03  新华日报

  每逢奥运会,往往是赛场内运动员龙腾虎跃,赛场外众声喧哗,伦敦奥运会也不例外。刚刚过去的两个奥运比赛日,围绕中国运动员的表现,已经质疑声四起,细细揣摩一下这些质疑,就会发现很是值得玩味。

  空穴来风型

  有一种质疑让人愤懑。

  不可思议的大逆转,最后50米冲刺(28秒93)甚至快于同项目男子冠军罗切特(29秒10)……16岁的叶诗文赢得了所有同行的赞美,罗切特大度地表示,“要是和我比,说不定她能赢!”美国男队游泳教练则说:“太棒了!我觉得这应该是女子游泳史上速度最快的冲刺了。”

  但西方媒体上却传出不和谐的声音:BBC主持人克莱尔-波丁直接向评论嘉宾福斯特发问:“一名游泳选手的速度突然比往常快出许多,这得涌现出多少疑问啊?”听出弦外之音的福斯特回答很坚决:“要知道她现在才16岁,当你年轻气盛的时候,你是会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儿来的……”

  好像一个寒窗苦读多年的高考状元被一再追问,“你确保你没有作弊?”克莱尔的发问在Twitter上引发讨论狂潮,一些观众力挺克莱尔,称其“有胆识暗示叶作弊的可能”;但更多的观众则怒斥克莱尔,甚至有部分人呼吁克莱尔应因此而辞职。BBC在重压之下不得不作出官方声明,称:“克莱尔作为主持人向嘉宾发问是她的职责。这里面毫无服药的暗示。”

  这一切都不让人陌生,“东方神鹿”王军霞震惊亚特兰大时,有人质疑过;刘翔雅典夺冠时,有人质疑过;甚至姚明登陆NBA时,也有西方媒体质疑过他是巨人症。总有人不习惯你比他更优秀,本能的反应便是怀疑,而运动员的表现就是最好的回击,优秀乃至强大一旦成为常态,这种质疑声自然会消于无形。好在不乏公正的声音,美国《游泳杂志》网站发表了一篇言辞激烈的评论员文章:“就知道这一切(质疑)会发生,唯一的问题就是发生的时间和力度。你知道他们那一套,‘她一定是服药了’。这真是耻辱至极!”

  无则加勉型

  另一种质疑让人感慨。

  孙杨和叶诗文的超凡表现,让外国媒体摘下有色眼镜,主动试图了解中国运动员、了解关于中国体育的一切。这是中国体育展示形象和重新确立自身地位的契机,但我们的运动队回应却有很多欠缺。

  孙杨夺冠面对在发布厅苦等2个多小时的上百名中外媒体记者,只回答3个问题后就在中国队相关负责人的要求下离开,理由是明天还有比赛,必须回去休息。苦等2个多小时的外国记者一片哗然,有人立即提出,“奥运金牌选手的发布会怎么能这么短?”至于16岁的叶诗文,无论记者提出怎样的问题试图了解这个单纯的女孩,回答总是,“很激动、很兴奋、训练很苦。”这位16岁的姑娘玩IPAD吗?看《哈利波特》吗?她玩微博吗?她上淘宝网购吗?这些同龄孩子的爱好她有吗?记者完全无从知晓,无奈的记者最终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并不友好的问题,“你是只会训练、比赛和拿牌的机器人吗?”

  我理解中国队教练的考虑,但我更能理解同行们的恼怒。孙杨之前,罗切特和朴泰桓的发布会开到所有记者没有问题可提了,两人才礼貌地离开。罗切特名气更大,参赛项目远比孙杨还要多。尊重媒体,不是要增加自己的曝光率,而是对彼此职业起码的尊重。

  为什么姚明、刘翔、李娜广受中外记者欢迎?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还因为姚明的睿智、刘翔的幽默和李娜的率直,尤其是李娜,在去年的澳网上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比如要刷爆老公张山的信用卡、为了休息好把打鼾的老公赶去客厅沙发睡觉等笑料,这都让各国观众倍感亲切。但是这在中国体坛还不是主体,一方面是队伍严格的管理让他们不敢尽情展现个性,还有一点不可回避,中国运动员的教育程度普遍不够高、人生经历不算丰富,没有太多的内涵可以展示。面对“机器人”的质疑,确实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运动员培养和管理模式。

  自我警醒型

  还有一种质疑该让我们警醒。

  17岁的周俊三次抓举失败,以中国女子举重前所未有的方式惨败出局,围绕周俊的讨论已经成为昨天网上的焦点,在微博和博客中,“女举选拔有猫腻”是最热的话题之一,甚至把中国代表团当日再获两金领跑金牌榜的喜悦完全冲淡。

  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目前还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夺冠的哈萨克斯坦姑娘祖尔菲亚其实出生在湖南,而且据湖北媒体的同行透露,湖北省体育局的领导班子已经连夜开会准备公开信息以“反击”网上的不实传闻,比如大家都知道周俊实力不强,但她参赛并非省体育局的决定,原先管理中心某领导暗示可以赛前用湖北的纪静临阵替换周俊,但中心从未为纪静提前办理签证和采集指纹等各种出国参赛的必备工作……

  这一切信息来得有点儿迟。中国代表团名单一经公布,周俊的入选就引发争议,当时如果有关方面能够正面、坦诚回应,负面效应会少得多。网络时代,必须直面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这对于危机公关能力的考验远远超出以前的要求。面对不期而至的质疑,你没有议题设置的能力,但至少要学会从容应对。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不要期待一个突发的新热点会把你的负面传闻全部覆盖,更不要试图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毕竟不可能你在所有的时候都能欺骗所有的人。

  公平公开公正,这是竞技体育的底线,但是偏偏在我们部分管理者心目中,凡事一定要给自己留下操作的空间。此番围绕运动员选拔体制的质疑是对公平公开公正的渴求,它应该能够让所有管理者自我警醒。

  本报特派记者 孙 庆(伦敦30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