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体育官员看重金牌是考核体制使然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4:11  新京报微博

  自由论坛  □金汕(北京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伦敦奥运会开战几天,已经证明了以金牌为最大原动力的中国体育仍然延续着金牌制造大户的辉煌,证明了离开本土的中国竞技体育夺牌能力依然数一数二。这些成就固然因前方奋战的健儿们艰苦科学的训练,也因为了金牌投入了举世无双的真金白银,还因中国的金牌梦工厂已经深入到每个省(市、区)、每个县的体育局。

  以各省体育局的心态看,对本省运动员金牌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对中国代表团表现的关注。因为前者将决定着全运会的金牌,决定着自己的政绩,推而广之,地方政府也会觉得这是实实在在地给足了面子的工程。有奥运金牌这么巨大的吸引人眼球的载体,搭上这班车对宣传地方的业绩绝对事半功倍。一个个各省市的庆功会已经在酝酿之中,由企业赞助加三公经费的大排场也随着运动员的归来步步推向高潮。

  金牌情结并非中国人的特殊喜好,“一穷二白”和“东亚病夫”形象一直困扰着国人,在运动场上处处落后挨打的经历也曾深重地伤害着国人的自尊心。在60多年前,“金牌至上”理念是必须的。而到了GDP已成为世界第二的年代,还如此看重金牌,并在金牌与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对比悬殊的状态下还延续这种马太效应,就有匪夷所思之感了。

  存在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能胜任地方体育局长绝非凡夫俗子。没有人敢于违抗这种规律,必然有一个强大的体制在理顺这种格局。有两位前辈体育界官员的经历在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继任者,谁不完成金牌硬指标谁就得下台。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的领军人物,1984年中国人在洛杉矶奥运会勇夺15枚金牌,李梦华功不可没。4年后,中国军团在汉城奥运会仅得5枚金牌,还没等他归来歇过劲儿,就已经被免职了。另一位是北京市体委主任魏明,任期内北京金牌也没少拿,但1985年全国青运会北京代表团名落孙山,还在外地带团比赛的他就得知被免职的通知。这两位都是抗战干部,尚且以如此迅捷的方式离开岗位,他们的遭遇其示范意义非同小可。几十年来,每次全运会将很大程度决定着各地体育局的政绩,那压力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

  不必苛责体育局长们是金牌迷,考核干部的制度是硬道理,学校体育、全民健身搞好了无声无息,搞不好无伤大雅,把任何人放在这个位置也别无选择。

  伦敦奥运会17岁的湖北选手周俊零成绩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只是个例,但也凸显了总局各管理中心与地方体育局微妙的金牌分配关系。以往金牌到手皆大欢喜,这次互相推诿互不认账,更把优势项目的金牌已经到了由管理机构来分配的现实大白于天下。金牌项目如此,连最臭的中国足球也出现了蔚少辉这样的管理中心人物来决定人选,说明这样的体制非改不可了。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唯金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