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伦敦8月11日电 题:理解体育精神涵养大国心态
中新社记者 沈嘉
体育不仅是竞技,也是“身体的教育”。
从运动员们的角度看,体育给他们的不止是奖牌和名利,它还训练了对目标的坚定和寻求,也训练了怎样积极、正面地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因此,前“体操王子”李宁说,这是自己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给人生的最大收益,“体育就是一种教育。”
从大众的角度看,欣赏体育比赛,参与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不止是心灵的愉悦、身体的强健,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级和完善。
四年一次的奥运,就是这样一堂教育的浓缩课,也是教育效果的展示舞台。
在中国,通过奥运显示出的最明显的变化,也许是人们对金牌的看法、对竞技意义的看法。
记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中国选手王克楠和彭勃在男子双人三米板跳水比赛中因最后一跳失误,导致金牌旁落。当时一些国内媒体以相当严苛的措辞予以点评,更有报道称之为“不可饶恕的失误”。
八年后的伦敦,同样是男子三米板,同样是最后一跳丢掉了快到手的金牌,秦凯加油受到的责难就小得多,事实上是几乎没有,媒体和网络上尽是鼓励的声音。
对失利者的宽容,对拼搏者的尊敬,是本届奥运中国舆论的主流。过去两周中,“为失败者鼓掌”、“无牌亦英雄”之类的新闻标题每天都在滚动,微博等社交媒体也有类似倾向。在话语的变化中,可以见出中国民众价值共识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不单是“身体教育”的结果,也是过去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综合反映。
有“教化”的因素,有社会变迁的因素,就决定了这种精神的提升是渐进性的、阶段性的。以更长的时间坐标轴来看,今天是无数跬步中的一步,比过去进步,比未来仍有局限。
认识到进步和局限的双重意义,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当下,更好地筹谋未来。
平常心面对失利是一种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进步。譬如应以何种心态面对质疑,持何种职业操守参与竞技比赛,用何种方式因应公众人物的突发事件,对异见声音有何种包容度等。这是本届奥运会上新的问题,需要有新的认知、新的解答。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是一面反映国民心态和精神境界的镜子。“大国心态”的涵养,就像对体育内涵的理解一样,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对此需要耐心,也需要足够的虚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