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有一群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的会员赴北京观摩奥运会。他们用昂扬自信的力量,诠释了战胜病魔、乐观人生的“生命的奥运”。
4年来,“北京奥运助威团”198名癌症患者中仅9人离世。而越来越多的患病者,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这4年,他们走上奥运看台,走进世博园区,举办病友“万人春晚”。这4年,他们用各自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演绎着精彩的“生命的跨栏”。
为病友戴上女儿的金牌
今天奥运开幕,马爱国心里却想着,距离女儿上次回家,已经186天了。
女儿马蕴雯(微博)加油是马爱国的心头肉,也是中国女排(微博)加油的主力。自2005年进入国家队后,连轴转似的比赛、集训,令父女俩一年见不上几面。2009年4月以前,一年总有那么几次,想女儿了,马爱国就请上一周的年假,“去场边看她打球”。2009年4月之后,这个曾被马爱国列为“最快乐的事”成了“最奢侈的愿望”,因为他在体检中查出罹患肺癌,已至中期。
病痛的突然来袭,梦魇般地幻灭了许多事。马爱国说,按照国家队的规定,每位运动员可由一名家属陪同前往奥运赛场。所以,原本他很期待2012年,因为“说好了”,他要陪马蕴雯共赴伦敦,以弥补4年前北京奥运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抽身的遗憾。
4年前,马爱国是一名警察。忙碌的工作间隙,惦记着第一次打奥运比赛的女儿,他常常翻阅办公室里的报纸,浏览北京奥运相关报道。《文汇报》刊登的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198名病友相约北京奥运的故事,就这样进入了他的眼帘。“当时特别佩服邱海娣,尽管病得很严重需要轮椅推着走,病情还不时反复,但她相当乐观,非常坚强。我更钦佩袁正平会长,敢于带领这样一批‘高危人群’去追梦,而且各方面都组织得井井有条,很了不起!”
所以,在2010年4月治疗基本结束后,在家休养的马爱国提出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加入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身高1.93米、外表俊朗的他,被亲切地称为“俱乐部形象大使”,并被推选为第73期康复学校班长。在康复学校的学习中,“北京奥运助威团”是袁正平每期必讲的“保留节目”,马爱国通过展示的照片记下了这些特殊“奥运英雄”的模样,叶争和、于秋萍、王汝霖、何疆萍、殷小玲、叶义文……“每认识一个榜样,就增添一份力量。”
在参加的活动中,今年的“春晚”让马爱国最难忘怀。1月15日,俱乐部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演了“向生活微笑”万名病友新春联欢晚会。当天,马爱国的角色是“春晚守护神”——维护台上演员的安全,袁正平“特别指示”他可以着警服前往。“这是我生病后第一次穿警服,我曾经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机会穿了……”马爱国说。1月15日清晨5点多,马爱国就起了床,穿上制服,戴上领带,在镜子前照了又照,“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自己了”。足足12小时的警卫工作,马爱国坦言很累,却也很满足,“好多人拉着我合影,我这个穿警服的工作人员,搞得跟明星一样”。
年初八,他邀请了20多位病友到家中小聚。橱窗中马蕴雯获得的大量奖牌、奖状和证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马爱国灵机一动,将这些女儿的“战利品”分发给大家合影留念。“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和金牌‘零距离’接触,好几个人都在脖子上挂了三四块奖牌,手里还捧着两三个奖杯!那天,我‘扎足了台型’,病友们也被激励了,我们说,以后要把胸前我女儿的金牌换成‘抗癌英雄’的金牌!”
马爱国觉得,体育竞赛和同病魔斗争有不少共通之处。想起刚患病那会儿,马爱国一边担着心一边宽慰女儿说,“爸爸没事,你安心打球,你打得越好,爸爸身体就好得越快。”加入俱乐部后,在会长袁正平和康复学校校长周佩的鼓舞下,在身边乐观病友的正能量感染下,马爱国不再“谈癌色变”。时至今日,病情已然稳定的马爱国发现,原本那句话反过来说更成立,“我身体越好,女儿放心了,球才能打得越好”。
生老病死的循环在俱乐部似乎显得更快一些,一些人走了,一些人又紧跟着补上。“如果4年后还要组团看奥运,我一定报名!”马爱国说,“2016年,或许是马蕴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我想给她一个有爸爸陪伴的赛场。”
不服老的“祖母级”志愿者
在俱乐部里,凌小妹绝对算个“传奇”。
“生癌到现在43年了!”今年71岁的凌小妹精神依然矍铄。无论是生理年龄,还是患病时长,凌小妹都是“祖母级”的人物,可她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出门的交通工具主打自行车,隔天打2小时满场的羽毛球(微博),4年前参加了“北京奥运助威团”,两年前又成了俱乐部唯一“超龄”的世博志愿者……
“我69岁还年轻,有的是力气,凭什么不让我当志愿者?!”这是凌小妹报名世博志愿者“未果”时的“经典口头禅”。由于俱乐部的世博志愿者主要负责全国各地3484名病友来沪观摩的客房接待工作,考虑到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俱乐部规定只有60岁以下的会员才能担任志愿者。凌小妹却不理会这些,整天找俱乐部副会长、志愿者负责人叶争和“求上岗”。
世博前夕,凌小妹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所有人,与另外49名病友一起当上了世博志愿者。作为唯一的“超龄志愿者”,凌小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从华师大二村的家到远在浦东的俱乐部足足20公里,为了不迟到,她早上5点便骑着自行车出门赶头班地铁,一直忙到下午6点才到家。工作日里,她要在两小时内完成约10个床位的枕套、被套、床单换洗,还要擦桌椅、拖地板、打扫房间,再为下一批客人铺床、烧开水。“虽然我们向外地病友收取的是‘农家乐’的价格,但我们提供的绝对是‘星级酒店’的服务!”
有人不理解,问她为什么一把年纪还愿意连续半年这样辛苦地当志愿者?凌小妹没有直接回答,却讲了4年前助威团从北京归来途中的故事。
2008年8月12日早晨6时45分,在驶向上海的奥运专列上,正在看报的她忽然听到广播中传来了生日歌,接着看到列车长和乘务员推着早餐车停在她面前。“他们问我,你是凌小妹吗?我说,是。他们便微笑着从餐车上端起一碗‘长寿面’对我说,生日快乐,长命百岁!这时候,病友们也从各自的卧铺房间中跑到我身边,给我祝寿……”
说起当日的情景,凌小妹仿佛在叙述一件刚发生的事,“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次生日”。后来她才知道,这是细心的叶争和在登记身份证时,暗暗抄下了奥运助威期间过生日的团员名单,安排了这次“惊喜”。“我当时想,俱乐部对我这么好,将来我一定要做更多的事,补偿以前的‘不积极’。”
其实,凌小妹所说的“不积极”,竟带出了另一则她的爱心故事——原来,这位衣着朴素的老教育工作者,从未间断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看病花费不菲,但她仍省吃俭用从2005年起每年捐出500元给贫困学子,而且先后让10多名寒门学生在家中长期寄住,其中7人考上了重点大学!
奥运开幕了,喜爱体育的凌小妹和病友们又有了热门话题。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刘翔加油——“他是在跨越跑道上的栏架,我们是在跨越生命的栏架。”
本报见习记者 单颖文
采访手记
由于篇幅所限,记者只能选择这两位相对“媒体曝光率”不算太高的会员来写。事实上,采访的10数位会员,都令人印象深刻,真真为他们所展示出来的昂扬、自信、达观折服。
会长袁正平才气逼人,思维敏捷;副会长叶争和淡定而低调,采访中却总是叙述他人的好;康复学校校长周佩是大家的“知心大姐”,宝山区会长叶义文尽职尽责;3次赶走死神的殷小玲,是生命力量的最好诠释,她在被病魔折磨得失声后,硬是用了一年练习发声,在“万人春晚”上与沪剧名角茅善玉共同献唱了《金丝鸟》……
采访中,记者时常怀疑,面前的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癌症病人?也许正如马爱国所说,放下了生死,他们感受到的快乐甚至比健康人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