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项献70%金牌 举重跳水练的人近10年猛降

  本报记者 汪大昭(微博) 许立群 陈晨曦(微博)

  截至8日,六大强项总共夺得奥运金牌148枚,约占中国代表团夺金总数的3/4。伦敦奥运会中国六大强项收获25枚金牌,占夺金总数的近70%。

  截至伦敦当地时间8月8日,中国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的金牌总数已达199枚,其中,夺金数最多的项目依次为跳水32枚、举重29枚、体操26枚、乒乓球(微博)24枚、射击21枚、羽毛球(微博)16枚。以上6个大项总共夺得金牌148枚,约占中国夺金总数的3/4。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已经到手的36枚金牌当中,六大强项共有25枚,占夺金总数的近70%。

  数据表明,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具备竞争实力的强项分布相对集中,六大强项支撑的远不只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中国体育受经济基础、自然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的限制,不能不加区别地广布训练网,对不同项目人才培养途径和训练手段必须有所区别。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台的中国体育奥运争光计划,其后历经10多年的调整变化,结果,原以为投入少产出高的个人项目并无明显提高,成本高、金牌数量少的三大球更是下滑。伦敦奥运会后,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奥运战略再做研讨和调整。只有突出重点,才可能拓展优势。

  羽毛球在大众当中普及程度非常高,二、三线城市健身场馆中的羽毛球场地供不应求,节假日想打几局球,不提前预约就很难得到满足。乒乓球更开展到农村,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大都会有乒乓球台,基层学校或县级体校的教练员水平也不低。不仅基础厚实,“小球推动大球”的中美外交、“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国际交流和“人生能有几回搏”等理想追求,都出自乒乓球项目。这是中国体育一笔独特的财富,不能因为金牌拿多了,就连在奥运会上展示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作用都看淡了。

  六大强项形成整体优势原因很多,但与专业化训练、对运动项目规律的不断探索和对技术的不懈钻研密不可分。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这些项目的逐渐重视,我们的优势面临挑战

  举重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副其实的金牌大户,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成为正式项目之后,中国举重队每届奥运会夺取的金牌都不少于5枚,堪称表现稳定的队伍。北京奥运会上更是有8金入账,达到高峰。

  在伦敦奥运赛场,中国举重队发挥有所失误,但仍有5金入账。同时,6个登上举重金牌榜的国家全部来自亚洲和东欧,奖牌榜上的1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东欧之外只有3个,举重项目的开展存在着严重不均衡,专业化训练是直接原因。其他地区的选手并非不参与举重运动,相反,来自英国、美国的选手还表示,他们很喜欢这个古老的项目,只是业余训练的水平实在难以与专业选手抗衡。

  跳水项目本是欧美选手的领地,中国跳水进步很快,每届奥运会都有金牌入账。除了国家的投入、举国体制的充分保障和教练员、运动员的刻苦敬业等获取成功的普遍要素外,对运动项目规律的不断探索和对技术的不懈钻研,是更直接的原因。根据中国人体型特点,中国跳水队发明了压水花技术,很长时间里是个独门秘籍、制胜法宝。为了保证运动员在空中做动作时不发生方向偏差,中国队在训练中发明了看目标的技术,高水平选手可以在快速翻腾中分清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还发明了水上训练用的保护带,大大减少运动员受伤几率。更可贵的是中国队居安思危、创新求变,不断突破和超越自己。

  伦敦奥运会,中国跳水男子三米板输在了难度不足。警钟敲响,如何平衡难度与稳定的关系,值得认真反思。难度与稳定是一对矛盾,动作越难,就越不容易稳。曾经的难度动作一旦被更多人掌握,就成了普通动作。攻克新的难度,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身体能力以及训练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的赛场上,谁能找到难度与稳定的最佳结合点,谁才能脱颖而出。

  除乒羽外,后备力量不足是今后一段时期其他强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优异的奥运成绩和庞大的明星阵容不能强力推动项目普及,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与乒羽相比,举重和跳水相似,虽为金牌之师,却面临着后备力量不足的严峻局面。体操、射击情况略好,但也不算乐观。

  举重与跳水走的是精英培养战略,无需厚实的大众基础。中国目前有100多个训练基地,分布在各省区市体校和专业队,每支队伍有几十人,全国最多也就几千人,与10年前相比,这一数据是明显下滑的。只不过在奥运成绩辉煌的当下,后备人才危机尚未显现。

  从短期看,举重专业化的培养训练模式很难改变。一些地方队开始与大专院校合办,帮助运动员退役后得到大专学历,以增加练习举重的吸引力。中国男子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和队员们也通过比赛和社会活动,逐步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这种忧患意识源于他们切身感受到的危机。解决吸引青少年、夯实举重根基的问题,宜早不宜迟。否则,到头来还是会影响到中国奥运金牌的项目结构。

  如果将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称作大众优势项目,跳水、体操等就是社会普及率很低的小众优势项目。优异的奥运成绩和庞大的明星阵容不能强力推动项目普及,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著名跳水教练于芬(微博)曾在美国辛辛那提考察,在一家名为“妈妈与我”的运动俱乐部里,练跳水的小孩多达几千人。于芬从2002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开设面向普通大学生的跳水课,从最早每学期开设一个班扩增到两三个班,直至现在4个班,仍不能满足需求。

  作为中国体育的优势项目,奥运争光不是全部目的和价值,能多一些人参与,真正懂得欣赏运动魅力,优势项目才能更加聚敛人气。

  (本报伦敦8月9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举重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