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齐
湖北17岁选手周俊三次试举全部失败,失去了奥运会冠军的争夺。在这个舞台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也没谁是不可战败,作为运动本身来说,不仅是可以接受,而且必然发生。但对于中国体育来说,不能承担失败的体制才是最为真实的内幕。
中国的奥运备战是中国体育的圣战,所有运动员的房子、汽车、梦想,都是和奖牌挂钩的,当然金牌是上述一切的信用证。有金牌就锦衣玉食,没有获得金牌就要做搓澡工,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功利哲学的指导下,中国体育收获着最多的金牌,真正的体育精神却少的可怜。与之相对应,没金牌的责任也是大过天,没有人可以担得起这个责任,所以最好办法就是将利益集体化,同时责任也集体化,越多的人参与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小。
这个理论下,中国体育奥运选手的选拔,除了看队员的成绩,还要看队员身后的一群利益集团,有地方体育局的,有地方政府的,各种利益交错,各种人面闪烁。
于是,奥运代表选手选拔赛,变成了利益平衡选拔赛。更令人失望的是,最后很多结果证明了这种交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家不禁要问,湖北体育局是选拔主体还是中国奥委会?
为何湖北体育局的意见会被采纳执行?其中内幕我们不想深究,我们最为担心的是周俊的命运将会如何,被永远打入冷宫从而就此断送她的体育人生,还是有希望能够站起来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再次证明自己?我们希望是后者,希望当这种内涝发生的时候,牺牲的不是周俊这样的个人。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