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之都 逐利而变——访伦敦奥运会城市与建筑总顾问理查·博蒂特
在伦敦的城市规划中,理查·博蒂特扮演着重要角色。2002年至2006年,伦敦经历了从成功申奥到场馆建设开工的重要阶段,当时他是伦敦市长顾问,此后又成为伦敦奥运会城市与建筑总顾问。而他最近的新头衔是伦敦奥运遗址公园总顾问。从申办、承办到赛后利用,他参与了伦敦奥运会场馆规划、建设、改造的全过程。
理查也是一个骄傲的“伦敦佬”(Londoner),这个“佬”字全无贬义,体现出了伦敦人的自豪。“作为我这个伦敦佬来说”,“以我这个伦敦佬看来”,他常常以这样的句式开头。
除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外,理查还是纽约大学教授,曾出版《无尽的城市》一书,在西方城市学、建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伦敦奥运会即将落幕。盛会的聚光灯渐渐黯淡后,矗立在伦敦东区的奥运场馆也面临转型。相对于为期17天的体育盛会而言,这一过程将漫长而持久。
奥运场馆是否会沦为市民担心的“白象”(英国谚语,大而无用的器物),是否会有拆迁安置后遗症,后奥运时代的伦敦城市将如何转型?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伦敦奥运会城市与建筑总顾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博蒂特。
西区居民平均寿命比东区高7年
文汇报:很多人担心伦敦难以解决赛后场馆利用问题,耗资不菲的场馆将沦为“白象”?
博蒂特:在奥运场馆的开放利用上,我们要将其设置在伦敦这个大背景下,这涉及到一个城市的社会、交通、文化等方方面面。
伦敦是一座拥有8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长期以来,东西部发展并不平衡。举例而言,西区居民的平均寿命要比东区高出7年。在过去30年,我们一直致力于“伦敦再平衡计划”。
我们申办奥运会的前提是奥运会必须造福这座城市。前任伦敦市长利文斯通曾对我说:“体育对我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善伦敦市民的生活。”因此所谓“奥运遗产”,并非是奥运之后才盘点,而是在筹办之初就开始积累,所以不会存在外界所担心的“白象”。
我想重申一点,所谓的“伦敦奥运遗产”远远不止媒体所关注的场馆,其实还包括了东区的学校、医院、交通设施、商业中心等等。打个比方,这些就犹如国际象棋棋子,而东区犹如棋盘,我们将根据需要将棋子布局在合适的地方。
改变东区形象至少需要20年
文汇报:举办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到大批居民的搬迁安置,是否存在“后遗症”?
博蒂特:伦敦没有这方面“后遗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奥林匹克公园所处的斯特拉福德并不是一个居民区,而是一个工业和仓储区,大约30%至40%的奥运中心场馆用地是原先的铁路货场。由于时代变迁,这些货场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功能。在这一区域内,只有一处学生公寓,还有几处非常破旧的住宅。这区域内,只有数百家小商户与作坊需要搬迁。
其次,在搬迁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英国通行的“强制购买令”。举例而言,在拆迁前夕,我们会告知辖区内的工厂老板,由于奥运场馆建设需要,需要征用你的工厂用地。经市场评估,你的厂房用地和建筑价值100万英镑,但我们将多给你20%的补偿,此外再提供一处设施齐全的过渡用房。很少有人拒绝这一条件,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整个搬迁工程。
文汇报:拆迁和重建只是东区改造的一部分,要改变整个伦敦东区在市民心中的形象,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
博蒂特:的确是这样,我认为至少需要20年时间,但对一个城市而言,20年时间其实很短暂,伦敦的历史超过2050年。我认为,耗时最长的在于融合与交流,新建学校与学生的融合,商业设施与居民的融合,体育设施与市民的融合,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对我们来说,这还不是最紧要的问题。奥运会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但再过3年,这上万个就业机会或许就会消失。与区域转型相比,这才是我们最迫切的问题。
伦敦可随时为商业利益而变
文汇报:每一届奥运会都会留下一些地标性建筑,如赛会主体育场“伦敦碗”。伦敦曾以古典建筑闻名,如今这些“新地标”是否会破坏既有的城市景观?
博蒂特:巴黎、罗马、柏林、马德里等欧洲其他国家的首都,都有成片古典建筑群。伦敦则与众不同,它是重商之都。换言之,伦敦随时可以为商业利益而改变。
在伦敦的政治、经济版图中,“伦敦城”是一个非常有分量和地位的角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肯辛顿、威斯敏斯特则是伦敦的古典区域。但城市大部分地区都像“金融城”一样,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建设了一批丑陋但实用的建筑。也许很多建筑过些年就被推倒重建,但在当时,它们的确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文汇报:这是伦敦历史上第三次举办奥运会。英国其他城市曾抱怨“这是伦敦的奥运会,而不是英国的奥运会”,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博蒂特:首先,奥运会是以城市名义举办的。伯明翰曾经申办过奥运会,但没有成功。格拉斯哥将承办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在我看来,这是不同城市做不同的事。
第二,伦敦对整个英国经济的贡献非常大。英国GDP的30%左右来自伦敦。伦敦的人口、经济总量几乎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
当然,我是一个伦敦人。但如果我是一个伯明翰人,我会说:的确让人羡慕,但我能理解。伦敦贡献了全国30%左右的GDP,但历年从中央政府所获得的拨款只占总量的15%左右。
英国与中国不同,中国拥有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诸多大都市,但英国只有伦敦一个中心,所以没有什么不公平可言,伦敦就是伦敦。
本报特派记者 赵博(本报伦敦8月1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