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新鲜空气,不善于学习外语 ,讨厌扔掉东西,不善于交谈。——1930年,漫画家格雷厄姆·莱德勒创作了一系列漫画,标题就是“英国人的性格”。
八十多年过去,英国人的性格几乎没有变化,仍然算不上讨人喜欢。但人们说,英国人比美国人有文化,比法国人友好,比德国人漂亮,比几乎任何人都更幽默,更善于作战。当然,论起对于奥运会的热情程度,已经三次迎来圣火的英国人,肯定比不过中国人。
中国人是最爱看奥运会的。除了国球乒乓,我们在每个单项上的参与者和粉丝未必很多,但算起观众数量,论起奥运情结,我们全世界第一。
看奥运,看什么?
曾经,我们目标明确。看国旗升起,看健儿飙泪,看金牌榜,看奖牌数。四年一回,比历史,比对手,纵横对比 ,乐此不疲。直到四年前的北京,51金,先是热血沸腾,随后怅然若失。
突然焦虑。面对如此骄人战绩,四年后的伦敦,我们还有什么可期待?
四年很快,踩着“烽火伦”就到了眼前。
那些大满贯、奏国歌的画面,有的已经模糊在记忆中了,依然清晰的反倒是丘索维季娜为救白血病儿子而第五次参赛的故事,是栾菊杰饱含深情地展开“祖国好”的画面,是杜托伊特独腿游过10公里的坚持。
突然明朗。金牌固然夺人眼球,但纪录总会随着“更快、更高、更强”而被打破,只有那些闪现人性光辉的瞬间,才是永恒的。
中国代表团拿多少枚金牌,不过是个数字而已。有多少健儿代表哪个地方、哪个体协出战,于普通观众也是无关痛痒的。我们关注运动员脖子上挂着的金牌,更关注他们写在伤口处、藏在内心里的故事。还要关注那些没有机会站上领奖台的所谓小人物,用他们的经历,激励我们的人生 。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励一代人”。从口号看,作为多项现代运动发源地的英国,是野心勃勃的。伦敦奥组委坦承,他们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让世界上超过两百万的青少年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运动生活。更积极 、更主动,对应的不仅仅是运动生活,更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
受此启发,我们将奥运特刊定名为《烽火伦》。未来17天,我们的特派记者马贤贤将踩着“烽火伦”为你介绍一个习惯了慢慢悠悠如今却要风风火火的伦敦。
开始吧。 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