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话规则》:奥运短跑规则的几次重大变化

  在伦敦奥运会到来之前,央视推出了一档名为《张斌话规则》的节目,为观众全面介绍有关奥运会各种“规则”方面的问题,新浪体育将为您连载本节目的内容,欢迎关注。

  说到田径比赛中的短跑比赛规则,有必要从“零抢跑”说起。

  2009年世界锦标赛,博尔特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因为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于是,我们从几乎所有门户网站的词条上都得到了这样的解释:“从2010年多哈室内世锦赛开始,国际田联将全面实行竞赛项目中的‘零抢跑’规定,也就是说,所有选手,只要在比赛中抢跑,就将失去参赛资格。”

  这段看似严谨的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零起跑”规则适用于所有径赛项目,但实际上,不是所有项目都实行“零抢跑”规则,例如男女全能比赛中的所有径赛项目,就还执行原来的“一次抢跑”规则——当运动员出现第一次抢跑之后进行重赛,第二次抢跑时才取消比赛资格。

  显然,之所以在全能比赛中不实施“零抢跑”规则,是因为那样太过残酷,有可能让辛苦参加过九个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在比第十个项目时,因为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

  由此可以看到:即使是在“零抢跑”这样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上,我们都可能遇到盲点——规则的世界,的确很传奇。

  短跑规则的几次重大变化

  奥运会上一共有十个短跑项目:男女100米、200米、400米和男女4乘100米接力、4乘400米接力。

  短跑曾经是古代奥运会上唯一的比赛项目,现代短跑起源于欧洲,最早被列入正式比赛是在1850年的牛津大学运动会上,当时设有100码、330码、440码跑项目,19世纪末,将赛跑距离由码制改为米制,初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在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美国的托玛斯·博客采用了近似“蹲踞式”的起跑方法,以12秒整的成绩夺得了冠军,这也是他继400米赛后又一次取得的胜利。

  从那时开始,短跑规则发生了几次重大变化——

  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五届奥运会,首次使用电动计时和终点电子摄影技术,使比赛的成绩能够精确到十分之一秒,并首次记录了前六名成绩,在这届奥运会期间成立的国际田联由此追认了第一批世界纪录;

  192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的第七届奥运会,首次使用了400米跑道(不过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跑道的长度是500米);

  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上,运动员第一次采用了起跑器——第一届奥运会时,澳大利亚运动员舍利尔模仿袋鼠的奔跑,发明了蹲踞式起跑,但他并没有获得金牌,获得金牌的美国选手博客学习了舍利尔的起跑技术,但在起跑线后面挖了一个小坑,这个坑,正是起跑器的灵感来源;

  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办的第十九届奥运会上,电动计时的单位从十分之一秒精确到百分之一秒——这一“升级”很快就发挥了作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时,跑在前面的四名运动员几乎同时冲过终点,最终,法国运动员德律以13.30秒获得冠军,仅仅比亚军快了0.03秒,假如不是电动计时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话,恐怕就要并列金牌了。

  百分之三秒的胜利,使德律在法国名声大噪,他后来担任过法国体育部长,还在1996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

  抢 跑

  在短跑比赛的规则中,最有趣的故事当然是抢跑规则的演变了。

  最初,奥运会比赛中并没有抢跑一说,运动员无论抢跑多少次也不会被罚下。1912年奥运会男子100米小组赛,美国选手克雷格和实力强大的德国选手夏利分在同一小组,为了击败对手,克雷格连续八次抢跑,在对手身心俱疲之后赢得了优胜,最终,他以10秒8的成绩获得这届奥运会的男子100米比赛金牌(当时夏利的最好成绩是10秒5),并且获得了200米比赛的金牌。

  克雷格凭借聪明的抢跑战术成为1912年奥运会的双料冠军,36年之后的1948年伦敦奥运会,他又在花甲之年参加了帆船比赛,这份跨越36年的传奇使他众望所归地当选为那届奥运会美国代表团的旗手。

  克雷格事件之后,国际田联做出规定:一名运动员抢跑两次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一个人不能两次抢跑了,但仍然会出现多次抢跑的现象,因为运动员之间可以轮番抢跑,这方面的极端例子是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当时,有六名运动员轮番抢跑。

  于是在2003年,国际田联对起跑规则再次修改:第一次抢跑者不做处罚,而第二次抢跑的任何运动员将被取消资格。新规则引发了不小争议,以男子前百米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格林为首的美国田径界曾多次公开抨击新规则。2003年巴黎世锦赛上甚至发生美国短跑选手不服判罚、倒在跑道不起的场面。

  然而,即使只允许一次抢跑,仍然有运动员采用抢跑战术,以求给对手施加压力,尤其是当一个国家有两位选手参赛时,更会出现一名队员有意抢跑,以便打乱对手比赛节奏的现象。

  国际田联终于忍无可忍了,早在2005年世锦赛时就提出了“零抢跑”的主张,2009年8月12日,在柏林召开的第47届国际田联大会上,对“零抢跑”提案进行了表决,结果以97票赞成、55票反对顺利通过,大会宣布:从2010年1月1日起,运动员只要抢跑一次就会被取消资格。

  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运动员反对苛刻的“零抢跑”规则,其中不乏博尔特这样的名将。

  接力棒传到伦敦

  短跑比赛中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接力。

  田径的规则规定:运动员必须在20米长的接力区里完成交接棒,如果掉棒或者跑出接力区,则会被判犯规。在奥运会的接力比赛中,经常出现掉棒和跑出接力区的现象,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上,实力强大的美国男女队就都因为交接棒失误而没能获得奖牌。

  关于接力比赛的一个有趣话题是其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接力赛跑源于非洲,非洲的土著伐木人是接力赛跑的发明者,那时,他们用接力的方式,飞快地将丛林中的木材源源运出山地,因此最初的接力赛跑,运动员就是伐木人、木材就是接力棒、丛林就是运动场;第二种说法则认为,接力跑起源于古代奥运会中以长矛在跑步中互相传递的运动。在这两种说法中,我认为“长矛起源说”应该更可信。

  不管接力棒到底源头谁属,反正主办奥运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伦敦——和以往一样,有2000名运动员参赛的田径比赛,仍然是奥运会上最热闹的赛场。

  奥运会的田径比赛一共有47个比赛项目,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定:每个国家或地区最多可以派出三位达到某个项目A标的选手参加奥运会比赛,然而在男女4乘100米和4乘400米两个接力项目上,则最多可以派出六人参加比赛,只是其中必须包括参加100米和400米单项比赛的运动员。

  根据这个规定,实际上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每个代表团参加田径比赛理论上的最高人数了——如果所有运动员都不兼项、且在所有项目上都有三人或者三人以上达到A标的话,则一个代表团理论上可以派出153人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田径比赛!

分享到:

相关专题:张斌话规则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