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话规则》:国军士兵曾出战奥运拳击比赛

  在伦敦奥运会到来之前,央视推出了一档名为《张斌话规则》的节目,为观众全面介绍有关奥运会各种“规则”方面的问题,新浪体育将为您连载本节目的内容,欢迎关注。

  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奥运会是“五大洲运动员欢聚一堂”,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

  ——拳击第一次进入奥运会是1904年的第三届奥运会,当时所有参加拳击比赛的运动员都来自美国一个国家。

  按照奥运会现在的规则,在有级别划分的比赛项目中,一个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级别的比赛,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

  ——也是在第三届奥运会上,美国选手柯克在获得一个级别金牌之后,又参加了更高级别的比赛,并且也获得了金牌。

  按照奥运会的规则,所有项目都对运动员参赛的最小年龄做了限制,那么,有没有项目限制最大年龄呢?有!

  ——伦敦奥运会拳击比赛规则规定:所有参赛运动员都必须是19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平民间的诉讼

  拳击运动的历史至少有6000年,它诞生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公元前688年,拳击成为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第一位禁止拳击的是最后一位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古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公元393年,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拳击运动因此遭到禁止。

  公元八世纪是东罗马帝国的希腊化时期,法庭制定了一种制度:在审判中如果遇到疑难案件,诉讼双方将进行决斗,胜利者获胜诉——如果是贵族间的诉讼,就按贵族习俗骑马斗剑;而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决胜负。拳击运动因此而复苏。

  十三世纪初,传教士圣倍纳丁看到当时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设法推行拳击代替斗剑。他废止了古罗马拳击的野蛮方法,提倡赤手拳击,使之成为以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

  1719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1695—1734年),并把冠军保持了11年之久,菲格的拳击是没有防护的徒手的“生死”型格斗,他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拳击学校,成为英国拳击运动员的培养摇篮。

  菲格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约翰·布劳顿(1704—1789年)继承了其事业。为了使拳击减少伤害事故,布劳顿组织了拳击俱乐部。为了使拳击更富有体育精神,他于公元1743年8月16日又推出了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拳击运动比赛规则,命名为“布劳顿规则”。规则主要规定不准打击已倒地者和不准打击腰部以下任何部位。同时,布劳顿又发明了第一种软皮手套,以保护脸部皮肤。后来布劳顿还在伦敦建造一所大型竞技场,作为专门教授拳击和组织拳赛的中心。由于布劳顿对拳击运动提出了新的方向,对拳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称他为“拳击之父”。

  1867年,在昆斯伯里侯爵的主持和赞助下,英国记者钱伯斯提出并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提出了“回合”、“数十”和“分级别”这三个对于现代拳击运动来说最重要的概念:3分钟为1个回合,运动员被打倒后如果10秒钟之内起不来就算失败,按照运动员的体重加以分级。此外,还要求拳击手戴“质量最好的新式”拳击手套和规定在拳击比赛中不许摔跤。这一规则被称为“昆斯伯里规则”,在1891年得到世界公认。至此,现代拳击运动诞生了。

  现代奥运会诞生之后,拳击也命途多舛: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希腊国王认为拳击太暴力、危险而且不人道,不批准拳击列入该届的比赛项目之一;直到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和肖伯纳以充分的事实证明,拳击运动对青年能起到教育作用,能够发掘和强化人类的体能和智能,特别是对人类勇敢精神的培养是积极的,拳击才进入了第三届奥运会的赛场。但等到第五届奥运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时,由于瑞典法律禁止拳击运动,它再次暂别奥运会。直到1920年,拳击运动才再次进入奥运会并保留到现在。

  “国军”与“CBA”

  1936年,国民党第三十二军拳击队的四位选手靳贵第、王润兰、靳桂、李梦华参加了柏林奥运会,靳贵第连续击败加拿大选手库克和埃及选手阿里尤苏夫,与英国冠军希瑞姆顿相遇,在靳贵第即将取胜之际,英国选手竟以左肘猛然将他击倒在地,并且在靳贵第倒地后连续猛击——按照英国人制定的拳击比赛规则,肘击对手和击打已经倒地的对手,属于严重犯规行为——现场的法国裁判当即予以判罚,并宣布靳贵第胜出!但对这一判决,英籍主裁格林(由英国人担任场上仲裁,这又违反了奥运会比赛的“回避”原则)却不予理睬,反判英国选手获胜,中国拳击运动员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会之旅。

  柏林奥运会之后,四位中国军人随即参加抗日战争,靳贵第和王润兰都以相同方式殉国:面对日军坦克,身上绑满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拳击运动是正式比赛项目,但因为出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1959年拳击运动被暂停,1979年底,美国拳王阿里访华,邓小平指示:“拳击运动也可以成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的渠道”之后,中国拳击运动才得以恢复。

  1987年4月,中国拳击协会成立,英文缩写CBA,再后来,中国篮球协会组织职业篮球联赛,人们遂只知篮球CBA而不知拳击CBA……

  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

  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之间区别很大:

  职业拳击比赛的拳手是裸露上身且无需佩戴头盔,业余选手则要穿上背心并佩戴头盔;两者在拳套方面也有区别,职业拳击只在重量级比赛中,要求佩戴284克重的拳套,而业余拳击规定,所有级别都采用284克重的拳套;职业比赛按拳手的水平和经验进行四回合、六回合、八回合、十回合及十二回合的比赛,每个回合三分钟,拳王争霸战则进行十二个回合,女子赛事最多进行十回合,而代表业余拳击最高水平的奥运会拳击比赛,每场比赛打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钟。

  世界上有五个职业拳击组织:世界拳击协会WBA、世界拳击理事会WBC、世界拳击组织WBO、国际拳击联合会IBF、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WPBF,他们都在举行自己的职业拳击比赛。

  唯一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拳击组织是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AIBA。

  由于世界上职业拳击组织太多,所以在奥运会向职业运动员开放之后,职业拳击选手进入奥运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在足球、网球、篮球这样的项目上,国际奥委会可以和一个国际组织谈合作,但是要想解决拳击的职业化问题,就得和五个职业组织都谈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因为拳击运动市场繁荣,所有的拳击组织都生存得很好,不管是职业还是业余。

  起名的学问

  在很多时候,我觉得叫张斌是个悲剧,因为仅仅在百度上,就列出了50个叫张斌的人名!

  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能以给人起名为职业,的确,起名是个很大的学问。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世界上有五个重要的国际职业拳击组织(稍微次要一些但也算是世界性组织的还有很多),即:世界拳击协会(TheWorldBoxing Association,简称WBA)、世界拳击理事会(The World Boxing Council,简称WBC)、国际拳击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 Boxing Federation,简称IBF)、世界拳击组织(The World Boxing Organization,简称WBO)、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TheWorld Professional Boxing Federation 简称WPBF)。

  吴经国担任了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主席之后,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松动。

  吴先生是位建筑学家,他上任之后不久的一大举措就是改名,将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The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 Boxe Amateur,简称AIBA)改名为国际拳击联盟(InternationalBoxing Association)。改名之后,按理说简称应该是IBA,但是使用这个英文缩写的组织实在有点儿多(例如国际调酒师协会),于是,吴先生就基于中国人的智慧,采取了一种巧妙的办法: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Boxing Association,但其缩写则仍然依照原来的法文缩写AIBA。

  看起来,起名难的问题不但对于中国人有,对于国际组织也一样——要想在中国当一个“有自主姓氏品牌”的名人,至少不能叫张斌,而应该叫蒋介石或者韩乔生。

  百万美元与千万爱戴

  改名大业完成之后,吴主席开始做第二件事:将业余拳击“职业化”。

  他说:“拳击是所有奥运会项目中唯一没有职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参赛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和期望,但我们同时又要保证运动员有条件改善他们的生活。”于是,他倡导设立了WSB争霸赛(WSB是“世界拳击联赛”的缩写),于2010年11月正式亮相。

  WSB采用职业拳击的比赛规则(五回合,每回合比赛的时间和职业比赛一样为三分钟,但回合数较少),但运动员还可以继续参加奥运会,而且WSB本身也具有发放奥运席位的资格——伦敦奥运会拳击比赛的第一批入场券,就发给了2011年5月的WSB个人总决赛冠军。

  除了个人赛之外,吴主席还首创了拳击的团体赛,赛制是七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

  伦敦奥运会的拳击比赛将采用三分钟一个回合、每场比赛三个回合的新赛制,和原来的三回合、每回合两分钟相比,这个变化显然是奥运会拳击比赛的一次革命。

  吴先生这样做,是因为职业拳手和业余拳手谁更强的问题——

  上世纪最著名的职业拳手莫过于阿里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已经身患帕金森症的阿里点燃了圣火——这个此时已经颤颤巍巍的老人,曾获得过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铜牌和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金牌,转入职业拳击后,他曾经22次获得重量级拳王的称号。

  在阿里如日中天的同时,业余赛场上也有一颗明星光辉夺目:古巴拳王特奥菲洛。

  1972年,年仅20岁的特奥菲洛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拿到了金牌,那一次,被他在半决赛中击倒的选手是这么说的:“我从未被如此击倒过——你看不见他的右拳,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只拳已经打在你的脸颊上了。”速战速决是特奥菲洛的比赛风格,1976年奥运会的决赛场上,他的对手甚至都没能坚持到第三回合,而在决赛之前的比赛中,他击败3位对手一共只用了7分22秒,平均每人也就坚持了一个回合多一点的时间。所以到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时,悬念已经不再是谁能得到金牌,而是特奥菲洛的对手能不能坚持到三轮比赛结束,那一年,特奥菲洛成为奥运会历史上唯一在重量级拳击比赛中实现三连冠的运动员。如果不是古巴抵制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许他会创造奥运会“四连冠”的伟业。

  阿里和特奥菲洛,称得上当年的绝代双骄,不知有多少人希望他们俩能进行一场比赛,看看究竟谁是真正的世界拳王。但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特奥菲洛一旦放弃业余拳手身份,就不能再代表古巴参加奥运会比赛了。当时,阿里的经纪人唐金开出了100万美元的高价,希望特奥菲洛能步入职业拳坛、对决阿里,可特奥菲洛却只回答了一句话,这句话后来也被四处传扬:“100万美元怎么能与1000万古巴人的爱戴相比呢?”

  女人的舞台渐渐变大

  从1984年到2000年,奥运会拳击比赛都是12个级别,2004年,奥运会的“瘦身运动”,使拳击比赛的级别变成11个,而伦敦奥运会上,将第一次出现三个级别的女子拳击比赛,拳击的奥运会金牌总数从11块增加到13块,即男10块女3块。

  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带来了一个对于观众来说相当严重的问题:以往的女子拳击比赛是戴头盔的,所以女选手要么是留着男子式的短发、要么就是把长头发包裹起来,而看女子拳击比赛的观众们,肯定会有看清美女们长相的强烈要求。

  于是吴先生决定在伦敦奥运会上尝试让拳击运动员摘掉头盔,理由是:“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前,无论世锦赛还是奥运会,拳手均不戴头盔、只穿背心,却从未发生过拳手因不戴头盔而受伤害的事件。”这个动议一出,立即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赞同,虽然在伦敦奥运会上还没有采用这个规则,但我相信:这个建议会有一天被采纳。

  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是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一件大事,从此,奥运会上再也没有只允许男选手参加比赛的项目了(当然了,还有两个只允许女选手参加的比赛项目,即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

  和北京奥运会一样,伦敦奥运会也设立了302块金牌,但其中女子项目已经从127个增加到132个,加上8个男女混合项目,女子已经能参加46%的奥运会比赛了。

  和1992年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做个比较,就可以知道在最近二十年间,女运动员在奥运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怎样的提高:巴塞罗那奥运会的257个比赛项目里,男运动员可以参加171个,女运动员可以参加98个(12个混合项目);伦敦奥运会的302个比赛项目里,男运动员可以参加170个,女运动员可以参加140个(8个混合项目)。

  所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最近二十年间发生的最重要改变就是:男人的舞台仍然像过去一样,女人的舞台却日益广阔。

  当然了,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咱们中国妇女是最大的受益者:1992年奥运会以来,在新增设的女子项目里,中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50块奥运会金牌(含新增设的混合项目,具体统计为田径4块、游泳9块、羽毛球9块、体操1块、举重11块、柔道8块、跆拳道4块、摔跤2块、帆船1块、乒乓球1块),其中仅北京奥运会上就有18块金牌来自1992年奥运会之后的新增女子项目和新增男女混合项目!

  中国妇女在奥运会上的优异成绩,还有个暗藏的原因,那就是对手比男子少。以伦敦奥运会为例:男子拳击每个级别有25人合计250人参赛,而女子只有每级别12人合计36人参赛,这使得女选手只赢三场比赛就可以成为奥运会冠军,而男选手要想夺冠则需要进行四到五场比赛。因此,如果女选手能够抽个好签,第一轮轮空,那么,夺冠的希望就更大了。

分享到:

相关专题:张斌话规则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