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体坛感人故事:举重金牌献亡妻 拖血腿跑完马拉松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7月05日14:03  中国体育报

  马·施泰纳金牌献亡妻

  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冠军德国大力士马·施泰纳站在领奖台上一手拿金牌,一手举亡妻的照片,被公众认为最感人的一幕。一边是丈夫的泪水,一边是妻子的微笑。

  镜头回放至2008年8月19日,当施泰纳站在领奖台上后,与他一起“上台”的还有其美丽妻子的照片,当时施泰纳情绪难以控制,先是大声狂呼,接着又跳了起来。一会吻金牌,一会吻照片。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

  原来,施泰纳的妻子2007年因一场车祸撒手人间,留下痛苦不堪的丈夫。施泰纳忍着剧痛坚守着举台,他知道,这是妻子的愿望,因为他与爱妻就因举重结缘。

  2004年,苏珊是在电视上看举重比赛时,认识了施泰纳,于是她大胆地向他发去一封电子邮件吐露心声,施泰纳接受了这份感情,于是俩人于2005年结婚。之后,施泰纳从奥地利定居德国。

  甜蜜地生活刚刚开始,苏珊却离开了人世。但施泰纳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训练、比赛时,他始终将妻子的照片带在身上,想她时拿出来看看,因为妻子能给他无穷的能量。果不其然,北京奥运会上施泰纳以抓举203公斤、挺举258公斤、总461公斤摘得金牌。他希望妻子在天堂看到他的表现,看到这块为她举起的金牌。

  “最慢勇士”莫桑巴尼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游泳池中,赢得观众掌声最多的不是荷兰人霍根班德,也不是澳大利亚“飞鱼”索普,而是来自赤道几内亚的选手埃里克·莫桑巴尼,一个游得既慢又业余的黑人小伙子。

  这个小伙子绰号是“埃里克鳗鱼”,他在100米自由泳预赛中,以笨拙的入水和转身姿势,以及从来没有潜到水下换过气的业余泳姿,游出了1分52秒72的成绩,比其他选手慢了1分多钟。

  原来,此前莫桑巴尼只在家乡参加过25米的自由泳比赛,国际泳联是为了推广游泳运动才让他持外卡参加奥运会的。从而,这个只有8个月业余游泳历史的小伙子平生第一次跳入50米泳池。

  他不会转体,只能扶着泳池壁慢慢蹭;他耐力不佳,最后10米是手舞足蹈咬牙蹭完的。但他始终高高露出水面的双眼清楚地看到了全场观众的欢呼和鼓励,鼓舞着他奋勇向前,突破自己的竞技极限。

  就这样一位选手、一个成绩、一种姿势,却在比赛全程得到现场观众甚至其他选手的起立鼓掌,他像英雄一样凯旋。当时“飞鱼”索普正站在泳池边,目不转睛地看完了“埃里克鳗鱼”的全程,认真地对记者说:“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体现!”

  “垫底英雄”阿赫瓦里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田径场上惊喜不断。但成绩平平的马拉松赛场,却有一位“垫底”选手同样永载史册,他就是坦桑尼亚运动员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

  身披36号的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意外摔倒受伤。经过简单的包扎,他选择拖着伤腿继续前进。渐渐地,所有的选手都将他远远地甩在身后,围在街道两边的观众也已散去,他的右腿还在不时渗出血水。

  由于剧痛,阿赫瓦里的嘴角开始抽搐,脚步也由慢跑变为挪动。此时,其他运动员早已陆续抵达终点,马拉松的颁奖仪式也已结束。当组委会通知沿途服务站撤离时,一阵警报器声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还有一个人在跑!

  当墨西哥城夜幕降临,受伤的阿赫瓦里顶着漫天的繁星,拖着疲惫的伤腿,在跌跌撞撞前行。比赛开始后4个半小时,阿赫瓦里步入了专门为他重新打开灯光的阿兹特克体育场,一瘸一拐地抵达终点。

  偌大的体育场里,只剩下场地工作人员和最后一批即将散去的观众。短暂的沉默后,所有人面向阿赫瓦里举起双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当他被当作英雄簇拥着,收到超越冠军的礼遇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外送我来比赛,不是让我听发令枪的,而是要我跑到终点……”

  雷德蒙德的完美比赛

  “我向四周看了一下,其他运动员都已到达终点,在那段剩下的路程里,整个跑道只有我一个人。”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人们记住了这位参加男子400米比赛的英国选手德里克·雷德蒙德。

  1988年汉城奥运会,他因为受伤在比赛开始前两分钟被迫临时退出。4年的时间里,他接受过五次手术,目的就是圆奥运金牌梦。在小组前两轮比赛中,这位英国400米纪录保持者均列首位。半决赛中,雷德蒙德位列第五道,在第一个弯道后,揪心的一幕在观众眼前闪过——雷德蒙德旧伤复发,右大腿肌腱撕裂,他倒在跑道上。

  顿时,一切的努力都化为乌有,痛苦的泪水在他面庞划过。他拒绝了医务人员的担架,他从地上爬起,强忍着疼痛,一步一步跳向终点。其父从看台跑进场地安慰他,雷德蒙德趴在父亲的肩上痛哭,他告诉父亲说要坚持。就这样在父亲的搀扶下,他们一起“跑”向终点。

  当他们到达终点时,全场6万多名观众自发起立,为这位深刻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鼓掌,亦为伟大的父爱致敬。

  涅莫夫压住愤怒的观众

  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俄罗斯名将涅莫夫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虽然未如愿收获单杠金牌,但他的宽容和胸怀足以打动世人。

  男子体操单杠决赛中,28岁的涅莫夫第三个出场,在先后完成了直体特卡切夫、分体特卡切夫、京格尔空翻、团身后空翻两周等连续6个飘逸空翻后,只是在最后落地时往前跨了一小步。但他的表现足够完美,他征服了现场观众,但裁判却只给出了9.725分,排在出场选手的最后一名。

  这一低分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异常不满,体操界少有的情况发生了:全场观众起立,愤怒地发出嘘声,甚至极端观众手指朝下做出不雅举动。这一突发事件也迫使稍后出场的保罗·哈姆暂时推迟了上场时间。

  迫于现场压力,当值裁判团围拢在一起紧张地讨论着,长达十分钟的交涉商议后,仲裁将涅莫夫的得分更改至9.762分。但现场呼喊“涅莫夫”名字的声音并未中断,反而观众的情绪越发理直气壮、愈演愈烈。刚要出场的保罗·哈姆又一次退回到休息区。

  此时,涅莫夫重新走上看台,他先是向支持他的观众鞠躬致谢,继而双手下压,示意观众安静下来以使比赛正常进行。现场观众的不满也在涅莫夫的指引下逐渐平息下来,比赛得以恢复。

  最终涅莫夫只获得第五名,虽说他没有用一块金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谢幕,但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丘索维金娜“超龄”参赛

  4年前的一幕仍在我们的脑海中——德国女子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站在跳马前,男人般的短发及刚硬的脸庞好似与柔美的体操并不太搭配。起跑、跳马、落地,一整套动作她完成得很出彩,33岁的丘索维金娜摘得银牌。此时,人们只是惊叹“师奶”辈的她仍然战胜众多小字辈。然而不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更令人动容。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选择了退役,并与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3年后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相夫教子的丘索维金娜本该一直过着幸福和甜蜜的生活,然而2002年的一天,3岁的儿子突然吐血,经查患了白血病。灾难的降临没有压垮坚强的丘索维金娜,她毅然决然地以27岁的“高龄”重返赛场。

  治愈白血病需要庞大的费用,丘索维金娜只能以参加更多的比赛和项目为儿子赚取医药费。“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加之前参加的两届奥运会,丘索维金娜已参加了五届奥运会,在体操界,这创造了一人参加奥运会最多的“世界纪录”。

  就这样,伟大的母亲丘索维金娜一直拼搏在赛场上。一个身高只有1.53米,体重44公斤的母亲为了儿子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伦敦奥运会,我们还会看见丘索维金娜的身影吗?也许能!

  埃蒙斯丢金牌换爱情

  两届奥运会、两次将金牌打飞、两次让中国枪手成为冠军。上述的情节不是在写小说,这是美国神枪手马修·埃蒙斯为今后自传埋下的伏笔。他也成为世人的“明星”。

  我牢牢地记住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的比赛画面,只剩最后一枪,在此之前冠军已经没有悬念,非马修·埃蒙斯莫属,因为他领先第二名近3环,枪响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报靶,之后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埃蒙斯居然脱靶。中国枪手贾占波捡走了这块金牌,我们看到贾占波兴奋的表情和埃蒙斯沮丧的面孔。

  电视画面背后,一位姑娘来到埃蒙斯身边,安慰失意的枪手尽快摆脱痛苦,她就是捷克著名枪手卡特琳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埃蒙斯丢了金牌却得到了美丽姑娘卡特琳娜的芳心,2007年,他们结为夫妻,也成就了一段佳话——“射击神童”与“天才少女”结为夫妻。

  2008年,夫妻同时征战北京奥运会,卡特琳娜·埃蒙斯从中国枪手杜丽手下“抢走”了首金。

  几天后,埃蒙斯带着妻子夺冠的喜悦走进了靶场,好似4年前的一幕又被重新搬到了“屏幕”上,眼看到手的金牌他居然再次打飞,埃蒙斯又将冠军宝座让出,又是一位中国枪手邱健站到最高领奖台。

  上帝给埃蒙斯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丢金后,他走到妻子面前,得到妻子安慰的长吻,这个镜头流传至今。

  伟大的失败者——朗

  1936年8月4日上午,柏林奥运会田径场,已经收获百米金牌的美国明星运动员闷闷不乐。杰西·欧文斯,他在跳远预赛里遭遇麻烦,三次试跳机会的前两次全都失败。而东道主有一名跳远高手鲁兹·朗,是金牌的“头号种子”。

  欧文斯只有一次机会了,压力笼罩着他的身体。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叫道:“你好,我是鲁兹·朗!”

  “我是杰西,你好!”两个人握了一下手。

  “我知道你遇到问题了,或许我能给你一个建议。”要知道,这时朗来和欧文斯说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希特勒就坐在看台上看着。 

  朗说:“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总是踏不到点上。”朗拿起了一块洁白的毛巾,拉着欧文斯一起走到起跳踏板的前面:“你只要从这里起跳,离开踏板几英寸,就一定可以成功了。” 

  朗拿起了毛巾,放到了距离起跳踏板几英寸的地方,然后向欧文斯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欧文斯照着朗的建议做了,最后一次试跳,他果然成功了,而且成绩还不错,险些打破奥运会纪录。

  在下午的决赛中,欧文斯第6跳简直完美,8.06米,一举夺魁。这时,第一个向他走过来祝贺的,就是那位金发碧眼、高挑消瘦的德国大男孩———鲁兹·朗,他和欧文斯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