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在即世界仍不太平 英国调阿富汗驻军保安全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7月27日10:57  大众网-齐鲁晚报微博

  本报特派记者 李康宁 特约记者 侯冰

  英国人勒石为功、缅怀英雄的热情,实在是当世少见。在英国政府所在地白厅街,国家尊严凝固在铜质的雕塑上,沉郁坚毅的表情一如既往。这些纪念,固然可以让人铭记帝国的光辉,同时也在复述对和平的渴盼。这让人记起《左传》里那个故事。潘党问楚庄王:“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庄王回答:“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从“无忘武功”到“止戈为武”,究竟还有多远?

  永别了,武器!

  七月末的特拉法尔加广场,有很好的太阳。池水淙淙,鸽哨声声。北侧的国家画廊门口,有一个巨大的奥运倒计时牌,排队拍照的游客们,高擎着仿制的奥运火炬,笑容灿然。

  霍雷肖·纳尔逊勋爵的雕像背对着这些场景,他无法看到一切,只能听到越来越热闹的喧哗。曾经砸在甲板上的火苗,如今正簇动在火炬顶端,传递着和平的消息。

  1805年,这位勋爵死于一场惨烈的胜利——特拉法尔加海战。他的对手,是拿破仑皇帝麾下的法国海军。在狙击手的子弹击穿他的脊柱之后,他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以防止军心动摇。这位伤痕累累的战神,说出了最后的遗言“我尽职了”之后安然离世。英国人为此建设了这个广场,以及这尊雕像,多年后成为游人如织的世界名胜。

  纳尔逊纪念碑底座四面,有四座威严的狮子铜像,这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景点,很多小家伙骑在狮子背上嬉戏。他们或许不知道,这座铜铸的柱础,是用当年法国舰载铜炮熔化后建造的。用兵刃铸成雕塑,颇有些始皇帝“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的味道。

  武器少一些,流血也会少一些。铸剑为犁,应当是武器最好的归宿。

  被铭记的“少数人”

  从特拉法尔加广场到国会大厦,短短一公里的路程,却也成“白厅街”和“国会街”两段。这里是英国政府众多部门所在,除了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和皇家骑兵卫队门口有人看护之外,诸如财政部、国防部等要塞机关,并无太大的排场。

  白厅的路中央,也有几座塑像,都是英国军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条路的南头,就是那座闻名于世的哥特式建筑——国会大厦与大本钟。国会广场前,有一座高大的塑像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手持手杖紧裹风衣,神情严肃的中年人,便是挽救英国于危亡之中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在德国纳粹大兵压境之时,这个曾经顽劣不堪的早产儿,展现出了内心最坚硬的一面。他那些灼热的语句,从灼热的胸腔中喷薄出来,温暖着孤城中绝望的人们。“我无法奉献其他,除了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他如是说着,与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黩武者对抗。“在我们身后,聚集着破碎的国家和被奴役的民族……这长夜无法打破,除非我们战而胜之,我们必须战而胜之,我们定能战而胜之。”

  1940年8月20日,在伦敦空战最艰难的时刻,丘吉尔在下议院称赞英国空军的贡献。其中有这么一句,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在人类战争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众多的人群承蒙如此少数人这样巨大的恩典。”

  如今70多年过去了。伦敦已经没有了防空警报、高射炮声以及战机轰鸣。他们给所有来伦敦的人,留下了这样一个安静的世界。安闲泰然地听着泰晤士河水缓缓流过,大本钟的钟声慢慢响起。

  缅怀, 是为了忘却

  白厅街的雕塑一直在讲述战争,但并不像其他地方的一些雕塑那样强悍夸张。那些被纪念的英雄们,手上几乎没有任何武器,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鲜活表情。

  这也许是一种隐喻。英国人纪念战争,是彰显英雄们的决心与信念,而非故意渲染暴力与杀戮。这让战争的意义变得更加多元,在不同人群的心里,留下属于自己的投影。

  在白厅街中段,有一座比较新的雕塑,在众多英雄好汉的包围之下,显得别具一格。这座雕塑的名字为“二战中的女人”,并无一个具体的人像,更多地是在展示一种情感。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衣架”。挂着各种各样的衣饰。有长裙,还有挎包,但间或地夹杂上了几件戎装,让人警醒。

  离这座黑褐色的雕像不远,便是著名的“和平纪念碑”。在现场我们看到,每一位经过纪念碑的英国士兵,都会恭敬地注目而视,行着军礼踢着正步走过。

  奥运会在即,世界仍然不太平。为了保卫奥运会的安全,英国从阿富汗驻军中调来了大批战士,参与到安保工作当中。军人与反战者对面而立,各行其是。

  远离争执与战争,留下微笑与和平,奥运会本该如此。但目前,尚不知何时,刀枪入库战士解甲。

  (伦敦7月26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