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7月28日奥运专电题:为何不设主火炬塔?主火炬去哪了?
——主创团队解读伦敦奥运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高鹏、马向菲、刘卫宏
伦敦奥运会为何不设主火炬塔?为何让7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最后同时点火?火炬点燃后又移去何处?对于这些疑问,以导演丹尼·博伊尔为核心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28日一一进行了详尽解答。
无人猜中不设主火炬塔
27日晚,开幕式进行许久,体育场“伦敦碗”内都不见主火炬塔踪影。尽管此前各种猜测满天飞,但谁也没想到,主火炬的奥秘就在每个代表团入场时携带的铜质花瓣里。子夜零时,当环绕一周、象征204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铜花瓣依次燃起,最终汇成一个巨大的主火炬,亿万观众才恍然大悟。
据开幕式总导演博伊尔介绍,这一创意主要源于他的助手托马斯·海瑟威克。这位英国建筑师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的设计者。
海瑟威克透露,两年前,他与导演博伊尔就如何设计点燃主火炬有过多次交流。“近几届奥运会主火炬塔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我们想能否有所突破,于是我们想到如果能让204个参赛代表团都能参与其中,应该不错。”之后,经过技术团队数次实际演练论证,这一方案得以基本确定。
“今天早上我发现没有一家博彩公司因此赔钱的,”海瑟威克略微得意地说,“没有人猜中,一个也没有。”
不请大腕点火有传统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另一大突破是没有请明星大腕点燃主火炬,而是选择让7名不满20岁的年轻运动员共同点燃主火炬。海瑟威克认为,这一安排很好地呼应了本届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理念。他说,从伦敦奥组委主席到英国首相,对主创团队这一想法都予以支持,这在以往“相当罕见”。
海瑟威克认为,英国历来有打破常规的传统,开幕式点火这一创意就是最佳体现,“我们从不缺乏尝试人们认为不寻常事情的勇气”。
此言非虚。往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一般都是东道主国知名运动员,但一个例外恰恰就是1948年伦敦上一次举办的奥运会。那一次,一个名叫约翰·马克的年轻人点燃了主火炬。那时,他的身份是剑桥大学田径俱乐部主席。
主火炬藏身“伦敦碗”
由于举行完开幕式,“伦敦碗”接下来还将承担田径比赛的任务。开幕式上矗立在场地中央的主火炬又会移去何处?
海瑟威克说,主火炬将被转移至体育场南端的一处通道内,其位置和1948年奥运会主火炬在温布利体育场内的位置一样,以表达对上一次伦敦举办奥运会的敬意。
不过,这也意味着,人们站在“伦敦碗”外,无法欣赏到熊熊燃烧的奥运“主火炬”。
海瑟威克表示,奥运会结束后,由204个铜花瓣组成的这个“主火炬”将被拆散,各参赛代表团将带走属于各自的铜质花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