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在伦敦采访期间,吃饭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之所以称它为“问题”,是因为在异国他乡,想吃饱吃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抵达伦敦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在所住的留学生公寓食堂的第一顿饭,就是典型的英式早餐,吐司、熏肉、土豆饼、香肠、煎鸡蛋、麦片、牛奶、果汁、咖啡……内容堪称丰盛,味道也很正宗,让人不禁窃喜——谁说外国的饭菜中国人吃不惯。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吐司熏肉再美味,连着吃了几天之后,英式早餐已经很难提起我的食欲。
公寓的饭不好吃,那就出去觅食吧。我们一致认为,想吃好,只能去中餐馆。离我们最近的一家名叫“china house”的中餐馆,老板是个香港人。这里的菜品主要包括炒饭、炒粉、炒菜配白饭等等,还有一些小吃。虽不能与国内的中餐馆相比,但足以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况且味道还相当不错。
虽然只是家常中国饭菜,价格与国内却是天壤之别:一份炒粉5磅,合人民币50块,而一碗白饭就要1.8磅,合人民币18块,在国内可以买几斤大米了。不过老板告诉我们,以伦敦当地的物价水平,这样的价格并不算高。
这家中餐馆生意不错,吃饭的时间几乎都是爆满,甚至要翻台。让我有些意外的是,来这里吃饭的当地人很多。为了适应他们的需要,这家中餐馆里只有刀叉,没有筷子,当然,这并不妨碍“老外”们享受中国美食,体味“舌尖上的中国”。 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