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中国记者团入住英国小镇 老板斥巨资扩酒店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4:41  舜网-济南时报微博

  □董宏磊

  虽然我们所住的ROMFORD(罗姆福德)只是伦敦郊区的一个小镇,但这里有一份属于小镇自己的报纸《罗姆福德镇纪事报》,当初看到这份可以发行的镇报之后,我惊讶了,如果放在国内,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事情。而就是这份报纸,让驻扎在这里的捷报论坛的记者们一下子拉近了与小镇居民的距离。

  前几天,我曾经写过一篇随笔,内容就是写英国人的礼貌,里面也介绍了当地报纸报道我们前来采访奥运的事情,但是,我们被报道的事情是听朋友说的,我一直没有见到这份传说中的报纸。昨天,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罗姆福德镇纪事报》。我手中的是一份当地时间7月27日出版的《罗姆福德镇纪事报》,封面版的大照片是位中国面孔:著名钢琴家郎朗。照片上,郎朗正意气风发地举着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在传递。仔细算算,郎朗担当火炬手是四五天前的事情了,这报纸未免还有些滞后。但是别急,人家自有玄机——— 火炬传递后,郎朗把奥运火炬带到了罗姆福德镇,还接受了该报记者的采访!因为郎朗的存在,这份报纸还报道了有个庞大的中国记者团驻扎在小镇上。这篇文章,让生活波澜不惊的小镇居民找到了兴奋点。

  其实,要从罗姆福德小镇到奥运会的主场馆“伦敦碗”要坐火车,距离并不近,如果不是我们的到来搅乱一池春水,这里的人们几乎感受不到奥运会的气氛。这几天从奥运场馆或者媒体中心坐火车回到小镇,发现从这一站下车的人并不多,而披着英国国旗去伦敦看比赛的人更是很少。是我们,让罗姆福德镇居民们意识到———原来,他们与奥运会如此之近!翻开报纸,在重要的第4版上,用大半版的篇幅报道了中国记者将大本营设立在此的事情。当了记者这么多年,报道了无数风云人物,但我们这个记者团里的大部分老记还是第一次享受这个“待遇”——— 被人当做报道对象,还像模像样地占据主要版面!

  仔细看去,《罗姆福德镇纪事报》的记者为这篇有关中国记者的报道取了一个非常有高度的名字:中国媒体正为小镇经济带来黄金机会!文章煞有介事地写道:“超过130名中国记者驻扎在此,他们每天都会出外购物、打的,对周边的经济是个不小的刺激。”

  我们所住酒店的老板哈里斯还很得意地成了这篇报道的主角,据说他为了接待庞大的中国记者团,不惜斥30万英镑巨资返修和扩建了酒店。当然,这笔钱对于能买得起超豪华跑车阿斯顿·马丁的他来说,只是小意思了。

  130人的中国记者团,就能让小镇看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让我在哑然失笑的同时,又颇感自豪。或许若干年后,小镇居民在跟子孙后辈谈起伦敦奥运会时,张口第一句话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年夏天啊,我们镇上来了很多中国人……(时报伦敦8月1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