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束制造另一个赛场 “更美”或成奥运格言

  或许是“伦敦碗”激发了灵感,各国体育代表团的礼服在网友的演绎下变身“舌尖上的奥运”:俄罗斯队的“雪花牛肉”,美国队的“蓝莓山药”,澳大利亚队的“抹茶布丁”以及中国队制造的“番茄炒蛋”。如此趣解,颇有调侃意味。不过至少证明,在奥林匹克这场盛宴中,让人食指大动的绝不止竞技这道主菜。

  如果将镜头回放拉近,或将发现更多玄妙:意大利人的套装内襟,居然以金线绣制了国歌歌词;美国人的贝雷帽,将上世纪30至40年代的复古元素完美再现;荷兰人的“学院风”,意在向传统英国网球和板球运动致敬;捷克人的雨靴装扮,怪异中闪耀着别致的“国旗配色”……看看这些独具匠心的细节,难怪时尚教头乔治·阿玛尼预言——伦敦奥运“史上最时尚”。

  华美之外,暗战来袭,运动员行李箱里的“品牌斗法”,几乎成了每届奥运会的“例行戏码”,迈克尔·约翰逊的“金跑鞋”、大威廉姆斯的网球裙以及格里菲斯·乔伊娜的“花指甲”。毕竟在这个星球上,有哪场“秀”能比肩奥运?而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一旦经过奥运殿堂的“洗礼”,往往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传说古希腊各城邦的勇士,在奥林匹亚竞技场均不着寸缕,健硕的身躯即为战袍。而2000多年后,奥运选手们“即使没得奖牌,至少也会得到一箱衣服”。科技的融入,个性的标记,让这一身奥运装束制造了另一个赛场。说不定在某一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也要多加两个字——更美。

  (郑轶)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双重标准 公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