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进入“微时代” 社交网络让伦敦好评度降档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9日15:59  新民晚报

  爱它,或是恨它。它已来到这里,而且,无孔不入。

  伦敦奥运,早已被卷入社交网络的浪潮之中。每一个使用微博、推特、脸谱的人都知道,他们距离奥运,实际上是零距离。

  前天刘翔加油伤退之后,社交网络正式成为奥运主角。新浪微博的峰值发送量达到每秒19183条,刷新体育赛事期间微博发送量新纪录。在比赛开始后1小时内,用户发布的与刘翔相关消息达到410万条,单就#刘翔摔倒#这一话题的微博讨论量就达到110万条。

  每个人,都试图就刘翔伤退一事,释放自己的爱与哀愁,直到伦敦奥运会下一个热门话题的出现……

  这是首届“拥抱”社交网络的奥运会。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表示:“置身事外消极被动看比赛,这样的历史过去了。”

  数字毒药

  伦敦奥运会,第一个感受品尝到社交网络这一“数字毒药”的“威力”。

  奥运村床小了,场馆还没完工,裁判又错判了,国歌跑调了,钥匙找不到了,圣火熄灭了……一系列“乌龙”,全都发端于社交网络。

  对奥运会而言,开幕式是“绝顶机密”。然而,社交网络的介入,使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无所遁形”。除了点火方式外,其余细节均在社交网络上一一被披露。对此,开幕式导演博伊尔只能在自己的推特上说“留住惊喜”。

  开幕式之后,有关伦敦“穷奥运”的一切细节,均在第一时间就被放上社交网络。任何参与奥运者,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志愿者、工作人员及观众,只要发现有关奥运的一切细节,或有趣或惊人,都可在10秒钟内放上网络,与人分享。这也就意味着,“先天不足”的伦敦奥运会,像是被放在了显微镜下。

  “如果没有社交网络,伦敦奥运会的好评度,会上一个台阶。”伦敦奥组委的官员说,“一些人在网络上评论,奥运会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大的失误?但不要忘记,原本这可能是一起小事件,但社交网络将其放大了。”

  被广泛关注的“日本代表团开幕式被直接带出‘伦敦碗’”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事件的起因是:入场仪式后,部分日本运动员希望出体育场,而志愿者将代表团全体人员都带出了场地。但此事并未在第一时间公布,奥组委和日本代表团也取得了谅解。事发后一周,社交网络披露了此事,并引起广泛讨论,导致公众对伦敦奥运会评分降低,奥组委不得不再次道歉。

  作为新兴媒体,社交网络对奥运转播的冲击是巨大的。奥运会第一比赛日的自行车赛,是英国人期盼首金的“瞩目之战”。赛事的高关注度,加上电视转播质量糟糕、主持人差错频频,引发英国网友在推特上热议。这导致网络出现堵塞,进一步影响了电视转播的质量,形成恶性循环。事后,国际奥委会(微博)不得不发出通告,希望观众在观赛期间,发送短信和浏览社交网络的频率不要太高。

  而这,更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非议。“奥运会竟不让我们用推特?”类似的话题再度降低了伦敦奥运会的好评度。

  数字炸弹

  社交网络的威力之大,往往是人难以预料的。伦敦奥运期间,它多次成为“数字炸弹”。

  “希腊有那么多非洲人,那些感染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总算能吃上家乡美食了。”这是希腊媒体眼中最性感的奥运选手沃拉·帕帕克里斯托,在推特上开的一个拙劣的玩笑。

  这个玩笑立刻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网友们骂声一片。尽管帕帕克里斯托立刻删除这条微博,并5次道歉,但事件已迅速放大。尽管国际奥委会并没有明确的处罚条例,但为了堵住悠悠之口,避免承担“助长种族歧视”的罪名,希腊奥委会不得不将这名很有希望夺牌的运动员遣返回家。

  “哪怕你只有10个粉丝,你也必须谨慎说话。”推特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你不是在一个私人场合说这些话,而是在一个全世界都看得到的平台上说。”

  另一个被“数字炸弹”炸伤的,是瑞士后卫莫加内拉。在瑞士足球队1比2输给韩国队后,他在社交网络上发泄道:“我要暴打韩国人,要把他们统统烧死……”这一事件同样引发热议。瑞士代表团领队吉安·基利说:“莫加内拉在他的推特账号上发表了对于韩国人民和韩国队的一些侮辱性歧视性言论。我们谴责这些违反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和瑞士奥林匹克宪章的行为。基于此,我们取消莫加内拉的比赛资格。”

  尽管莫加内拉迅速道歉,但仍无济于事。他的社交网络账号也随即被封。

  微言获罪的例子,不仅仅上述两位。女足门将霍普·索拉在社交网络上,不断挑衅前美国女足明星查斯坦,后者曾严词批评过索拉。“太糟了,我们就不能有一个更了解比赛和球队的电视解说吗?”“比赛早就和10年前不同啦,在你接受更多教育之前,还是不要再对防守或者守门员的表现评头论足吧!”

  而美国运动员罗洛·琼斯发言称:“美国男子射箭队输给了意大利,这没什么。我们可是美国人……枪击比赛什么时候开始?”

  她没想到的是,这条发言让美国人联想到了科罗拉多的影院枪击事件,各种批评如潮水般涌来。无奈之下,罗洛·琼斯只能发推特道歉。

  数字观点

  在社交网络上,在有限的字数里,信息容量有限,那么就观点为王。

  而体育赛事的未知性,则加深了人们使用社交网络的“感觉”。推特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比赛期间我们能实时在网上和别人讨论互动,同时竞技比赛的未知性更是增大了它的魅力。这就是为何运动大赛在社交网络总是受到追捧的原因。”

  尽管社交网络给伦敦奥运会带来相当大的麻烦,但国际奥委会并不会就此抗拒社交网络。动辄过亿的互动基数,让国际奥委会和伦敦奥组委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战场。于是,在官方网站上,就有了这样一个网页,集合各大明星选手的社交网络动态,供粉丝追随。

  但是,一条简单的信息帖,已经不能满足网友的需求。社交网络上需要的,是分享“数字观点”。互联网让人能讲出真实的观点,而社交网络能让每个人的观点,都在其中分享,进而筛选出真正的网络主流观点。

  许多商业广告,也开始用“数字观点”的形式,登陆社交网络。刘翔退赛后,诸多赞助商微博在第一时间释放正能量,肯定他的拼搏精神。而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观点的走向。

  伦敦奥运会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些粉丝量庞大的奥运选手,在自己发送的照片、视频中,有意无意地掺杂了一些商业因素,如手拿百事可乐、或吃肯德基的照片,而这,势必引起奥运会赞助商可口可乐或麦当劳的不满。

  此外,开幕式进行过程中,社交网络上便不断出现相关图片、视频,这导致拥有独家转播权的电视转播商的不满。伦敦奥运会上,这种不满一直延续至今。而转播商的不满,又让国际奥委会感到相当头疼,因为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来自电视转播商。

  已经有消息称,国际奥委会正考虑在下一届奥运会上,向网络售卖独家报道权和播放权,这可能意味着商业收入的增加。记者  晏秋秋(本报伦敦今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奥运 伦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