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价伦敦奥运:交通问题成焦点 连司机都迷路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12日04:03  新华网

  新华社伦敦8月11日奥运专电外媒看奥运:英伦气质瑕不掩瑜

  开幕式上那口奥运钟的浑厚低音犹在耳侧,转眼就将奏响离声。无论事前或力捧,或贬损,或嘲笑,或寄望,伦敦奥运在外媒眼里,尽管瑕疵明显,但依然是成功、值得铭记的体育文化盛事。

  顶级的盛会东道主的崛起

  运动员和竞技体育是奥运会的基础。外媒普遍认为本届奥运竞技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世界呈现了精彩纷呈的顶级赛事,而大众参与热情高涨。

  常驻伦敦的西班牙埃菲社记者丹尼尔·博斯克认为,整体来说,本届奥运会还是不错的。“几个月前人们还怀疑伦敦人能否办好奥运会,人们的热情不够高。大多数的情况都不错,当然也存在问题。但在竞技体育层面,非常出色。”

  埃塞俄比亚《体育间报》总编比祖阿也胡·瓦噶说:“我认为伦敦奥组委做了最好的事情。我看到这么多观众为运动员欢呼。太棒了。我跟许多运动员聊过,他们大部分都非常满意。”

  美国CNN的节目制作人赞恩·纳比说:“我认为伦敦奥运非常精彩。当地媒体说奥林匹克公园人数超过200万,这清楚说明大家对奥运的支持。”

  “我们看到博尔特连续夺金,我们看到菲尔普斯(微博)成为最成功的奥运选手,我们也看到了真正的好的游泳比赛,叶诗文(微博)成为一个游泳天才,而一位迅速崛起的伟大青年。而乒乓球(微博)和篮球也为我们呈现了很多精彩赛事。想想科比和梦之队吧,”他说。

  而东道主的主场优势明显,表现亮眼,成绩进步突出。对此亲历北京奥运的美联社驻阿根廷记者史蒂夫·韦德(微博)认为这跟英国和体育悠久深厚的渊源密不可分。

  他说:“伦敦奥运从球迷的热情程度,和他们对体育的了解是往届奥运是无法比拟的。英国是个体育之国,很多体育在此历史悠久。英国人发明足球和橄榄球,这些运动广受欢迎,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批真正热衷这些运动的球迷。这也帮助英国赢得了这么多各种颜色的奖牌。”

  然而,本届奥运从媒体反应看依然延续了对于奖牌乃至金牌的过分追逐。伦敦迎来了1万多名运动员,其中大部分在16天的激烈比赛后返回家乡。他们是家庭和朋友的骄傲,但随后就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与博尔特、菲尔普斯这样的巨星相比,没有名气的运动员生如夏花,只在奥运会上绽放两周,之后少有关注。

  对此,韦德说:“我希望大家不要只强调金牌,但这就是现实。”

  经济萧条中留下的奥运遗产

  伦敦奥运会总共花费了90亿英镑(140亿美元),是2005年伦敦申请奥运会时所做预算的三倍。而此时英国和欧洲正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无法自拔,精打细算的主办方极力控制支出,但在外媒看来奥运遗产依然丰厚。

  最明显的遗产是奥林匹克公园,包括举办开幕式的能容纳8万人的体育馆以及其他新的场馆。它建在伦敦东部以前被污染严重的废弃工业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轰炸伦敦期间,这个地区首当其冲。数个世纪以来,那儿一直是伦敦污染严重的工厂和穷人最集中的地区。

  韦德说:“场馆主要修建在东区,一个落后的工业区,这就是包含了一个长期的振兴计划。而因为控制经费,许多奥运场馆还将拆除,这也避免了留下很多‘废弃场馆’,这种情况在往届奥运主办国屡见不鲜。”

  而伦敦奥运的无形遗产则更为丰富。一些主办方希望借由奥运,将主办地推向世界,而英国则不必。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奥运开幕前刊文指出,奥运会已经来到了一个和运动生活呼吸在一起的大都市,它历史悠久、面积庞大,它的人口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更加全球化和多样化。

  韦德说:“就像纽约一样,伦敦是个世界都市,因为世界就‘住’在伦敦,这里街上到处都是外国面孔,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伦敦并不需要邀请世界来看奥运,因为世界就在伦敦。”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世界都市的形象打造是通过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完成、从开幕式上悼念伦敦地铁爆炸案死难者的“记忆墙”,特别植入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到“激励一代人”的奥运口号,浓浓的人文关怀贯穿奥运会始终。

  而英国《卫报》称,奥运会将会鼓励更多的孩子参加运动活动并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尽管这种影响在数年内可能不是特别明显。

  而生于斯长于斯的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记者克勒·莫顿认为伦敦的经验是给未来奥运主办国一个很好的提示。

  他说;“伦敦奥运会最好的经验就是,别试图把奥运会就办成奥运,而是借此将你的国家性格尽可能融入其中,做自己,对英国来说,这就是喜感、幽默感和志愿精神。而最让人振奋的就是让人人都主动愿意参与奥运。所以要我说,里约,你就做巴西就是了。”

  交通不通诟病重重

  没有完美的奥运,伦敦也不例外。早在奥运开幕之前,外媒普遍预言,伦敦奥运会面临的挑战除了恐怖主义、抗议活动、降雨还有就是交通拥堵。而此次伦敦奥运的交通确实成为众多媒体的“吐槽”焦点。

  赞恩·纳比说:“如有什么负面的,那就是交通问题。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地铁很繁忙,公交车也是。”

  德国记者克劳斯·斯图艾尔认为交通问题主要是主办方为了控制成本。“英国人很务实,赛事组织、人员安排等都考虑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赛事组织还不错,但交通确实不太方便。班车频率较慢,等车时间长,每天路上都要耗费两个多小时时间,影响发稿速度,”他说。

  日本杂志出版商协会的记者松原贵臣此次负责游泳、田径、柔道和乒乓球四个项目。对于奥运交通的不足则委婉得多:“我想,四年前的北京做得更好,例如,交通和食物。”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丹尼尔·博斯克的采访经历则要郁闷些:“司机经常迷路,有一次我要采访皮划艇静水的比赛,一大早就坐上班车,但因为司机迷路,花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比赛场,差点错过了西班牙选手的比赛。”

  而瑞士国家电视台记者菲利普·冯·博格则认为伦敦奥运会非常专注于本土运动员的关注和报道,本土情结太重,心态不够包容、开放。

  “英国当地报纸、BBC的体育频道全天都是铺天盖地对英国运动员的报道,像博尔特夺金、菲尔普斯创造奥运夺牌纪录、叶诗文破世界纪录夺冠等重要事件报道很少。奥运会毕竟是全世界的盛会,不是全英运动会或欧洲锦标赛,还是应该视野更国际化,”他说。(完)(参与采写记者:易凌常爱玲王镜宇(微博)冷彤谭晶晶)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