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缺安全套全因致富梦 中国队员爱逛唐人街

  村里的吃住

  运动员吃住免费不限量

  亲属进不来,吃住自理

  伦敦奥运村位于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最东边,紧挨着奥运主体育场伦敦碗。在这个36万平方米的大村子里,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7千多名运动员和官员,每个国家代表团所在的建筑上都挂着自己国家的国旗。在奥运村里,运动员可以享受到餐饮、购物、医疗健身、甚至打游戏等各项服务,而这些也保证了他们完全可以“足不出村”。

  在这座“城中村”里,最爽的还是吃饭,运动员食堂里有各种美食和快餐,你可以随便吃,并吃到晚上九点,当然这些都是免费的。有参赛的美国运动员告诉记者,伦敦奥运村的运动员食堂是这几届奥运中最大的,里面除了各种口味的快餐,最大的场子是英国菜,上面写着“Best of Britain”(英国最好的)。欧洲、地中海、美国等风情的又占着一大角落,剩下的就是亚洲等。至于水果、冷热饮在奥运村的各个角落都有,运动员可以随意拿,很多选手吃完饭后就随手带走。

  尽管总体评价不错,但日本人似乎很挑剔,体操男子团体银牌得主田中和仁曾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奥运村提供的食物不是很合胃口,能吃的并不多。”而据记者了解,奥运村的中餐也不怎么样。

  相比吃,住得就比较差了,尤其是床(长度只有1米73)。记者了解到,有些运动员的床和被子加长了,但很多高个子运动员干脆打起了地铺。虽然运动员吃住免费,不过家属却进不来,他们想要在伦敦给亲人加油只能自掏腰包或者拉赞助了。

  村里的生活

  有人揣几百个安全套回国卖

  派对变得越来越疯狂

  据记者了解,奥运村并没有硬性规定运动员结束项目后必须马上回国。这也让奥运村这个临时的“地球村”热闹了起来。每天去新闻中心路过奥运村时,记者都能看到很多外国运动员悠闲地坐在阳台上,甚至还有人抽烟喝酒。来自世界各地又进不去赛场的记者们则每日都会守候在奥运村外,等待着心中的采访对象。而对于奥运村,各国同行们最想了解的还是“性福指数”问题。

  此前,伦敦奥运会5天发完15万避孕套引发各方热议,有英国当地媒体告诉记者,伦敦奥运会安全套供不应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是免费发放。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运动员们亲自把它们消耗了,而是因为奥运村的安全套会催生一些人的“致富梦”。甚至有某国选手曾揣走几百个回国卖。

  其实,为了保证运动员的生活不会很无聊,奥运村会举行很多派对,而且随着比赛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会加入到派对中来。于是,派对变得越来越疯狂。有很多派对比较开放,甚至完全是为了放纵。

  村外的足迹

  赛后终于可以放松了中国队员最爱逛唐人街

  虽然奥运村的安全级别非常高,运动员想要出村需要经过教练员和代表团同意才行。但随着伦敦奥运会逐步进入尾声,越来越多的教练和运动员可以在比赛结束后出“村”玩了,这其中也包括中国运动员。本报记者就多次在村外发现中国运动员或教练的身影。

  对于中国队来说,其实也并非是比赛结束后立马回国。其中很多人也选择在奥运村多住几天,除了奥运村外有大型购物商场外,伦敦市区的景点也很吸引他们。据记者了解,唐人街、名牌工厂店和奥运中心区外的商业街都是中国队员最爱去的地方。

  奥运村有“门禁”,晚上九点就准时关门,再加上比赛和训练安排,对运动员来说,想出来一次不容易。在奥运村外采访时,记者曾遇到了一位美国运动员杰夫,他告诉记者,因为完成了比赛任务,在给教练打过申请报告后,他终于能出村透透气了。杰夫还向记者透露,奥运村的床铺真的只有1米73长,这让身高将近1米9的杰夫非常无奈。

  村外的诱惑

  喀麦隆7运动员“蒸发”有记者称他们想留在英国

  对于发达国家的运动员来说,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和氛围最重要。但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运动员而言,如何能借着比赛留在生活质量更高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据悉,喀麦隆国家奥运代表团负责人戴维奥琼日前表示,该国7名奥运选手已经从奥运村失踪,或许他们将在英国申请难民身份。无独有偶,早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前,苏丹驻英使馆就证实,该国有3名选手失踪,其中一人已经递交难民申请。奥琼称,喀麦隆这7名运动员是上周末离开奥运村的,其中包括5名拳击运动员、1名游泳运动员和1名女子足球运动员。有人怀疑这些选手是出于经济原因而选择在奥运会期间留在欧洲国家。喀麦隆当地媒体说,这7名运动员的访英签证有效期至少要到今年11月份,他们本应在本月5日回国,不料却突然“蒸发”。该国奥运代表团已经向总理汇报此事,并要求拳击教练解释为什么他允许运动员自己保管护照。喀麦隆媒体还援引本国一名奥运官员的话称,这些运动员离队时带着个人物品、近5000美元的奖金和新的运动装备。英国移民部门表示,他们对这7名运动员是否已经申请难民一事不能发表评论。

  “他们说自己正变得越来越消极,政府对他们的抱怨无动于衷,训练经费不足、准备仓促,运动相关的基本设施也很落后。有些人甚至说,如果有机会,会毫不犹豫改变国籍。”喀麦隆一位体育记者透露说,一些运动员在前往伦敦之前就想留在英国。看来,对于他们来说,村外的诱惑更大些。

  本报特派伦敦记者赵蔚林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