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政大起大落三届奥运 08年到最后才知落选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7月28日11:45  天津网-每日新报

  张国政

  1974年7月14日出生,籍贯为福建仙游,中国举重运动员。2003年世锦赛69公斤级冠军。2004年,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举重赛事中以347.5公斤的总成绩夺取了一面金牌。

  25岁,一般运动员的退役年龄,张国政才进入国家队。他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1999年1月8日。而那会儿,他自然是不被教练们看好的。偌大的举重馆里,他从这边练到那边,又从那边练到这边,竟然没有教练愿意接收他。那时候,他最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蔡炎书教练,因为蔡教练“收留”了他。而蔡教练的敢想敢做也点燃了张国政的潜能和激情,让他在一年之后站在了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上。从当初练举重只是为了“出路”问题,到将举重视为事业,视为生命,张国政就这样真正开始了与举重的不解之缘。

  悉尼奥运会,当时由于忙于老婆(当时还是女朋友)的毕业工作安置问题,出征前他就已透支了体力和精力。缺乏大赛经验的他,在奥运村遇到竞争对手时,先从气势上被对手压倒了,最终的第四名也让他失望透顶。雅典奥运会,那会儿他有着真正的王者霸气,最后时刻腰伤发作,瞬间他曾万念俱灰,但是有惊无险拿到金牌,让他忘情地通过电视镜头大声向老婆示爱,也让全世界记住了这个多情的汉子。北京奥运会,当张国政放弃出国的机会,搁置要宝宝的计划,又一次向着奥运会发起冲击的时候,他最终却意外落选了。落选后,有着太多的无奈和不甘,但是对于那段风波,他不想去评判。他曾连续三天一个人去爬香山,让透支的体能伴着挖空的心一起,忍受他无法对外人说的落寞。

  从当初的抱憾悉尼到雅典圆梦,再到意外无缘北京,张国政的职业生涯一直有故事。如今,已经身为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副校长的他,将以央视特约嘉宾的身份解说伦敦奥运会举重比赛,他的人生又一次与奥运会联系在了一起。

  【2000年悉尼奥运会】 还没比赛人就已经透支了

  玩命练 “最不看好”杀出条血路

  1999年1月8日进入国家队时,25岁的张国政根本不被教练组看好,以至于根本没有人愿意接收他。那时候,他最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蔡炎书教练。用他的话说,就像扔垃圾一样,没人要的就到了八一队的蔡教练这里。不过,和蔡教练还真能练出来。“我进队刚练了一个月腰就伤了,之后开始和蔡导磨合。蔡导特别敢想,有时候思路就是天马行空的。有一天我们聊天聊得高兴了,他就和我说,4月份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在日本举行,争取能够参加。咱们没出过国,先出去感受一下世界比赛的氛围。打好了,表现出来了,顺理成章就能参加7月份在武汉举行的亚锦赛,再打好了,就能参加年底的世锦赛了,还打好了,明年就是2000年奥运年了,可以参加亚锦赛、选拔赛,又打好了,就进奥运会了。我开始都听蒙了,因为自己根本没敢想那么多。不过跟着他的思路,就觉得眼前一下子开阔了,前景光明了。又能出国,又能参加奥运会,真是太美妙了。我的野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觉得不是没可能呀。”

  为了将这个美妙的梦想变成现实,这一年多的时间,张国政练得非常苦。从教练让你练,变成我要练,张国政的训练格外自觉。每天早到晚走,主动加练。举重台上布满了他的汗水,到最后,整个举重台都被他的汗水浸湿了,站在上面都打滑,他只能将干衣服或者浴巾铺在上面防滑,之后接着练。“国家队是努力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要想赢得尊严,得到肯定和认可,就得努力。国家队功成名就的人太多,占旭刚和我年龄差不多,人家都两届奥运冠军了,所以我只能一个个PK。我们那拨儿69公斤级参加选拔的有10多个人,后来固定下来的有9个。刚进队时我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点成绩,就我是‘一穷二白’的,所以我必须杀出一条血路。我定好了目标,然后一个个干掉,干到老大的位置,才有资格去奥运。”每季度都有测试赛,他感觉自己是玩命了。脑子里那根弦,一直绷得紧紧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名单公布那一刻,他终于如愿以偿。名单确定了,要出发了,队里还进行了一次测试赛,当时张国政抓举157.5公斤,挺举197.5公斤,总成绩355公斤。这个成绩在国际上也算是相当不错(悉尼奥运会冠军成绩357公斤),对于悉尼奥运会,他充满了期待。

  累过头 出征前的杂事消耗所有精力

  但也正是这一年,张国政的老婆(当时还是女朋友)高文娟要毕业了,面临着工作安排的问题。“当时和云南大学联系了,但是一直没落实。云南大学方面的回话是当年不招人,我老婆就放弃了。之前她报云大的时候,她同宿舍一个云南籍的同学听说了,知道条件竞争不过她,都没敢去应聘。后来听说我老婆不去了,她就去了。那段时间一直忙着帮我老婆找工作,当时她和深圳中行签了,后来没去还交了5000元违约金。到最后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正好赶上公安系统扩招,终于留在了北京。当时我的关系在云南,她留在北京了,我也不可能回云南。那会一直折腾这事,心力交瘁。到出征奥运会的时候,一上飞机,感觉人一下子就松了,还没比赛就已经透支了。”

  从日本的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到希腊雅典的世锦赛,再到悉尼奥运会,他只不过是第三次出国比赛。而且和之前的单项赛事不同,奥运会是综合性大赛,他第一次参加综合性大赛,才发现原来还有自己的团部,在一栋楼里,统一发装备、发箱子、西装、领奖服。感觉各方面都很严格,在机场统一制卡,激活,在奥运村里吃饭之类的都要用这个。但就如张国政所说的,之前竞争悉尼参赛资格加之为老婆找工作等事情,他所有的能量、精力和体力都提前用完了。比赛中,他获得第四名,成绩仅为337.5公斤。他特别沮丧,回到奥运村连饭都没吃,衣服也没换,就那样穿着举重服、举重鞋,一个人在村里漫无目的地逛。逛累了,他躺在了一片草地上,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我当时就想,已经26岁了,下届就30岁了,还有戏吗?只是一瞬间,我就坚定了信念,不论成败,都一定要参加下届奥运会。奥运会的诱惑太大了,那是真正的体育大Party。”

  缺经验 以疯狂购物结束悉尼之旅

  张国政说,2000年是他心理上的一次转机,是质的飞跃。他当时大赛经验不够丰富,缺少霸气。“降体重,在桑拿室遇到了后来夺冠的那个保加利亚选手。走到他对面的时候,就感觉对方气场无比强大。当时还有马科夫,我问他叫什么,他说‘马科夫’,那声音爆发出来,就感觉特别有力,有气场。”

  其实在比赛结束后,张国政还是心存侥幸的,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62公斤级有个保加利亚的选手被查出了服用兴奋剂,女子是48公斤级还是52公斤级我记不清了,也是保加利亚的,也查出了兴奋剂。按照规则,查出两例,应取消该协会单项资格。男子69公斤级的冠亚军都是保加利亚的,这样的话,我就可以从第四名变成第二名了。”那几天,张国政天天关注这方面的消息,总往团部跑,看有没有处罚信息。但是,后来这事却没信了。第一次奥运会之旅就这样结束了,张国政很郁闷,他用疯狂购物的方式来排遣,当时带回了七八个大箱子的东西。

  第三把提杠刚过膝腰就错位了

  从2001年到2007年,在所参加的世界比赛中,张国政就没拿过第二。从最初只是心理暗示到现在自然而然,从之前的“纸老虎”到现在的“真老虎”,他的王者霸气就这样在实力和成绩中炼成了。

  霸气虎 成为“提速夺金”的小福将

  2001年全运会冠军,2002年亚运会、世锦赛冠军,2003年亚锦赛打破世界纪录、世锦赛冠军,他的成绩太突出了,是69公斤级的不二人选,都不用参加选拔赛了,不再像2000年那样拼命争取资格。他的心情也完全不同,2000年时是忐忑、疲惫,而2004年则是信心满满,王霸味浓,奔着冠军去的。

  张国政对雅典的印象本来就好,早在1999年他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时候就是在雅典。当时驻地就在海边,海水湛蓝湛蓝,虽然是11、12月份,天气非常冷,但是他依然无法控制去和海水“亲密接触”的念头。当时他在房间里备好热水,从海水里出来已经冻透了的他就直接进热水里泡澡,要泡一个小时才能缓过来。再次来到雅典,他看什么都感觉亲切。之后,他去了国际区,逛逛商店,买卡打电话。“差不多天天都会给我老婆打电话,在电话亭那排队的时候,总会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有人在后面排队,前面的人讲的时间就会短些,没有人等就会多打会儿,就像大学时等公用电话。后来夺冠了,直接拿起手机狂打,回国后就剩下狂交电话费了。”

  2000年听团部里发出欢呼声,感觉很高兴、很满足,也很羡慕。2004年时,张国政就开始在那算,团部有几金了,明天的形势之类的。他计算的结果是,自己拿了就是中国代表团的第11金。“比赛中,我会伸出双手大拇指。因为手上有防滑粉末,担心亲吻双手会弄满脸粉,所以就亲吻了双手大拇指,这代表着‘11’。而且在我比赛前一天,中国代表团没有收获金牌,而且之前夺金进程也比较慢,从我这枚金牌开始,后面夺冠就呼啦啦开始了,我也算是‘小福将’。”

  腰伤了 台上内出血不得随意动

  一般人进入奥运村都是先熟悉自己的房间和周围的环境等,但张国政最先做的则是拆床、打地铺。“我的腰不好,睡软床容易关节滑脱,所以先要把床拆了,要垫子,打地铺。”但是在雅典,他第一天却没有拆,这也为他后来在场上腰伤复发埋下了隐患。“在雅典第一天没拆床,因为当时飞机不是直达的,加上转机之类的大概飞了30个小时,旅途太累了,而且觉得离比赛还有几天,就直接睡了,结果一觉醒来就觉得腰不得劲了。运动员一定要细,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当时他的抓举领先很多,挺举又是强项,保持着世界纪录,虽然第二把没处理好,但是信心依然很足,觉得第三把肯定没问题。结果,提杠刚过膝,就觉得腰不对了。他清晰地听到了“嘣”的一声,感觉脱位了。“当时想,我老张太惨了,都熬到这会儿了,居然这样了。这腰什么时候出事不行,非得这会儿出事?不过我告诉自己,即使残了也要试,一定要举!”

  可是腰真的是动不了了,他坐在了地上。“通常失败了都想赶紧下去,可我当时真的动不了。就想,亲人们呢,赶紧把我弄下去呀,别让我在这丢人了。当时陈导(陈文斌)以为我只是一般的失利了,就走了。半天看我没跟过去,才知道不对了,赶紧过来背我。工作人员不让背,因为当时我的腰肌鼓起小包了,已经内出血了,如果背会让错位更严重。然后就有两个身高马大的工作人员,直接把我架下去了。”当时韩国选手李培永只要举起杠铃,就能凭借体重优势夺冠。“他已经在我屁股后面转了好几年了,结果这会儿我却要将机会拱手相让了,真是难受,但还是觉得他没戏。”结果还真让张国政猜中了,他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夺冠了。在热身区,队医帮助张国政的腰复位,然后打上冷冻剂,扎紧了绷带,他才得以自己走上领奖台。“当时太高兴了,暂时忘记了疼痛,后来就一直在做治疗。”

  夺冠后,张国政在奥运村享受了几日惬意的时光,买邮票、首日封,要冠军签名,忙得不亦乐乎。而真正的忙,随后才算拉开了帷幕。和代表团一起参加活动,各种应酬和答谢,出去做活动想买东西都要抽午休的时间。他答应了老婆要补办婚礼,可是自己却根本没有时间筹备。“我和我老婆说,我保证12月26日婚礼那天能到。那会儿真是身不由己呀,实在是太忙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直到名单公布也没人通知他落选

  在体能项目中,坚持到30岁的选手实在是不多,当时张国政的关系在北体大,他想出国去美国进修,所有的手续都办完了,当时连在美国要住的公寓都有朋友帮忙安排了。而且,他也准备调养一下身体要孩子。可是最终,他却选择了再战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在自己的国家举行,这么难得的机会,我很想再参加一届。而且,通过国内、国际比赛形势以及自身情况的分析,觉得自己在北京奥运会再拿一届应该没问题。1999年我刚进国家队时,还有人拿过两届、三届的,优秀的多了去了,追求无止境,要不断超越。我练到34岁,到2008年再拿一届,创造奇迹。想到这些,就放弃了出国和要孩子的计划。”    

  于是,他又一次进入了竞争的行列。2006年的亚运会,用他的话说就是,这场仗打得漂亮。

  “当时我已经一年多没有系统训练,一方面是开始时不想练,一方面是因为想要孩子耽搁了。后来放弃了要孩子的计划时,离亚运会开赛只剩下两个月了。离比赛还有15天的时候,背又拉伤了,肌纤维断裂。抓、挺、蹲、推都不能做,最多就是提拉,这样下去就不能参加了。因为抓举成绩已经从160公斤降到了130公斤,挺举也从197公斤降到了170公斤。当时还不敢乱用药,只能通过针灸和打封闭等手段治疗。深层肌肉的伤又不好找,最后贴药膏还过敏了,痒痒得人都抓狂,背都抓烂了。我当时和陆永(微博)加油住一起,就让他拿风油精帮我涂背。那会儿,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我就是送死去的。加上降体重肠胃不吸收,赛前我喝了一小口粥,结果都吐了,到后来都吐血了,腿抖得厉害。领导和队医看我这样,要送我去医院,我坚持参加了比赛,而且赢了石智勇(微博)1公斤。”

  2007年世锦赛,张国政以领先9公斤的成绩夺冠,他信心满满地奔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去了。但是,最终他落选了奥运阵容,这是他人生中无法承受的痛。之前队里告诉他,4月份的选拔赛不用参加了,结果临开赛前20天突然又通知他参赛,这么短的时间降体重备战太仓促了。而在7月4日队内最后一次测试赛,当时奥运备战办的人以及体育局的相关领导都在场,他创造了挺举200公斤的好成绩。这些,让他的落选看上去多少有些“蹊跷”。记得7月24日那天,记者曾经接到他的短信,意思就是奥运会可能落选了,虽然那会儿大名单还没有公布。而直到名单公布,队里也没有人出面正式通知他。

  落选后,他一个人开着车去了香山,他不让任何人陪,也不想和人说话,连续爬了三天的山。虽然他特意戴了帽子并压低了帽檐,但还是有游客认出了他,并和他合影。虽然当时心情跌到了谷底,但是他依然很配合,他知道那是大家对他的厚爱和认可。后来央视找到他,希望通过快速通道申请证件让他做解说嘉宾,但是最终证件未能办下来。后来,他受网站之邀做直播。巧合的是,他解说的正好是69公斤级。“当时我老婆陪我去的,她在外面看现场直播,有工作人员过来说,她哭得不行了。我心里非常酸涩,脸上也是苦笑,但是我必须要有职业道德,要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

  2008年,在张国政心中留下了深深遗憾。有人曾问,打击这么大,以后还会看举重吗?“看!为什么不看?举重给予了我很多,要怀感恩之心,一如既往地支持、热爱这个项目。我现在在北体大竞技体校分管竞赛训练,包括12个项目,算是依然没有离开举重这个行当。我会把自己的经历、感受、经验都告诉队员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2012年伦敦奥运会】

  这一次角色转换成解说嘉宾

  这一次,张国政将以央视解说嘉宾的身份前往伦敦。他将以专业的视角解读举重,通过解说,让外界更了解这个项目。“以前是自己参赛,心中一直有奥运情结,那种吸引力依然未变。现在以另一种方式参加,也是奥运梦想的另一种延续。”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苏娅辉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举重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张国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