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张玮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如果不是这次伦敦奥运会,全世界,包括不少英国人在内,又有多少人知道文洛克?答案大家心知肚明。
因为要宣传 “奥运回家”,所以文洛克进入大家视线。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宣传,才更凸显文洛克的可贵——自1850年以来,无论外界是否承认他们与现代奥林匹克萌芽有关,文洛克始终在默默地坚持属于自己的“奥运会”,从没中断。
对于文洛克小镇来说,他们的“奥运会”从来就不是一场秀,而是一直如创始者布鲁克斯医生所希望的那样:增强体质,提升精神,结交朋友。而这正是触及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原。
抛开商业气息不谈,如今的奥运会,其实一直饱受一些背离顾拜旦先生创立初衷的困扰:金牌主义、锦标主义、兴奋剂丑闻……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洛克小镇的奥运传奇,恰似一位不施粉黛的天真少女,再一次提醒着人们:我们为何要举办奥运会,为何要参加奥运会,为何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的本原是游戏,强身健体,重在参与,进而享受快乐和自信,传递友谊和热情。无论是2000多万人口的上海,还是只有2000多名居民的文洛克,在这一点上的追求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能得到文洛克小镇的问候,是一份祝福,也是一种激励。
(本报伦敦7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