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从媒体的角度,未必总是在第一现场,才能看得最真切周全。尤其当奥运主场来到伦敦。
如果你打开英国的电视,你会发现这里只有两个频道做着奥运报道,内容也几乎完全围绕着本国选手的表现。
这一次,英国的奥运选手还算争气,头几天悄无声息,到了中期却逐渐发力,奖牌榜上追赶到了前列位置。只是对于奥运大势,对于非本国选手,除非是十分重要的竞逐,或者制造了很大争议的项目,否则你很难从英国电视传播上感受到奥运会的龙争虎斗。
这一届奥运会上,BBC扮演的角色就如同4年前的CCTV那样,都是奥运主办城市的主播台,而英国其他的电视机构,天空电视台有奥运会3D报道版权,只是大部分人群都无从收看到,而独立电视台ITV更是压根与奥运无关。
即便是BBC,也就是用BBC1和BBC3两个频道进行奥运赛事直播,倘若你每天都只守着这两个频道看,你肯定会怀疑,自己收看的是不是奥运会。
一个奥运大局的主题,在英国媒体的报道中被忽略,那就是奖牌榜,尤其是奖牌榜上中美的争先。
事实上,在中国代表团领先了前三个比赛日后,美国的势头逐渐提起。菲尔普斯前两个项目表现平平,随着他重现最伟大奥运选手风貌,美国的奖牌数也在迅速上升,和中国齐头并进,如今更有了反超势头。位列第三的韩国,在英国逐渐反弹的态势下,估计也会有一番围绕第三的激烈竞争。
奖牌榜是中国受众关注的话题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奥运记忆中,奖牌榜是对一国一地区体育实力的直接反映,甚至被寄托了很多超出体育本身的内容。类似的态度,在其他奥运参与国和地区中,也普遍存在,只是重视的程度和中国有一定的区别。
这种对于奖牌和成绩的重视,并不符合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理念,因为奥运会是让不同人群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是要淡化国与族的分割。奖牌榜的竞逐,带来的一个间接后果,便是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对抗,而非尽可能相互理解的对话。
在一个利益驱动着一切的社会环境中,理想主义的追求,总要被功利的现实所控制。英国媒体不像中国媒体那样,每一小时都更新一次奖牌榜的排序,这并不是他们不重视奖牌,而是他们找到了其他方式淡化自身在奖牌榜上未必杰出的表现,突出体现威金斯、霍伊、彭德尔顿这些优秀个体,试图让英国观众找到良好感觉。
美国是号称最热爱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的“大逆转”,也缘自美国电视媒体的竞价,在每一个奥运赛场里,美国人的嗓门往往是最高的,他们为自己的爱国主义表现自豪,他们永远都充满自信,只是他们的表现,恰恰是对顾拜旦奥林匹克理念的直接违背。
如果顾拜旦还在,他会如何看待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奥运会?
(作者系资深体育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