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当奥运从北京到伦敦

  中新社记者

  当“四大发明”遇上“工业革命”,伦敦奥运为中国和世界都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伦敦的“奥运时间”,印有“平凡中国人不平凡的故事”的红色大巴穿梭英伦街头,古典民谣演出唱罢,水墨山水画展览登台,西方人身上纹着各色汉字……北京与伦敦的距离似乎并不遥远。

  如观察家们所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现实中由于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各方面差异,所造成的地区冲突与国际纷争此起彼伏,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

  随着奥运精神的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集萃、对话与交往的平台,尤其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不再是参与的障碍,205个成员团聚在五环旗下,奥林匹克成为全世界的文化盛会和文明遗产。

  伦敦奥运会共吸引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参与。运动员们有来自战火纷飞的国度、有来自深受经济危机笼罩的国家,也有来自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他们在奥林匹克舞台上所展现的各自风貌,已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

  站在赛场上,叙利亚运动员无论政治立场如何,都是代表团中的成员。作为游泳健将,18岁的巴彦·胡马赫只想在泳池游得快一些,因为当她站上领奖台的一刻,或许人们会将战火淡忘。奥林匹克发源地希腊在开幕式上依旧第一个出场,这个债台高筑的国家希望取得比上届奥运会更好的成绩来提振民气。希腊代表团团长科维洛斯明言:“希腊太需要奥林匹克带给这个国家希望”。

  中国此次派出621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23个大项的比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今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但也需看到,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规模尚不等量,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其展示、释放精彩的绝佳空间与舞台。

  中国元素在伦敦奥运绽放,花样游泳比赛中,两位来自中国的美丽姑娘,用一曲《龙》“说服”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裁判。孙杨(微博)、叶诗文(微博)在泳池创造的奇迹,令伦敦奥运官方形容为年轻人刮起的“最炫中国风”;同样,当受伤的刘翔单腿跳过110米栏赛道终点时,“伦敦碗”为这位黑头发黄皮肤的“飞人”送上持久的掌声。

  对于正经历着社会转型的中国而言,在英伦吹起的“中国风”,无疑提振了改革大环境下中国民众排难而进的信心和勇气。如同洛杉矶奥运许海峰石破天惊的一枪,如同风靡神州的“女排(微博)精神”,奥运竞技场上的经典,会再度升华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财富。

  这种财富促使体育竞技延伸出更多社会功能,也使文化追求更为多元。作为已经完成奥运金牌榜“三级跳”的中国,民众的荣誉感不再仅仅因本国运动员的金牌而生。

  前中国体操队员乔良,如今已成为美国体操界最成功的教练,伦敦奥运会上,乔良助一群美国女孩实现了奥运梦想,也拿到了连中国选手都难以企及的女子全能冠军。对其赞誉之声中,不乏中国国内的各界人士。

  在奥运会的文明交融与碰撞中,追求多元已成为发展方向。有消息说,闭幕式“里约八分钟”,将有一场225人规模的桑巴表演,其中仅31人来自巴西,其余表演者来自世界各地。

  届时,中华文明触碰南美巴西的“桑巴文化”,又会激起怎样的精彩火花,依然值得期待。(完)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