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让奥运回归体育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在伦敦,抛却了家门口“作战”的压力与优势,中国人正在尝试用一种更加自然和轻松的方式来面对体育,面对奥运。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看者。

  北京奥运会在体育之外,还背负着展现形象、提振精神的全民期待,2008年成为中国人奥运热情的“拐点”。面对“后北京奥运时代”的第一届奥运会,金牌和名次不再占据中国公众的全部视野,卸下“举国关注”的包袱,中国选手此番轻装上阵。体育在回归,温情在传递。

  “飞人”刘翔在伦敦再度因伤无缘男子110米决赛。非难质疑之声如4年前一样存在,但4年之后中国出现了更多支持和理解的声音。人们关注刘翔的伤情,祝福他能早日康复。

  中国媒体则用“谢谢侬”的标题向这位上海男人致敬。细细梳理刘翔三届奥运会的新闻版面,辉煌与失落的瞬间交叠,完整着人们对于体育的理解。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的第一金,到2008年北京奥运的51金,短短24年间,新中国在奥运金牌榜上的蹿升速度,如同经济增长速度一样夺人眼球。唱响“亚洲雄风”,梦圆“百年奥运”,中国人也在不断调适着看待体育的方式,如同他们不断调整看待财富积累的方式一样。

  从早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到改革开放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呼声,伴随中国民众身体素质一起提升的,还有民众对提升国家综合体育实力的期待。

  追求“更高、更快、跟强”,竞技体育本就残酷,这也是其魅力所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比赛,正是运动员的热泪之所以动人的原因。

  因此,7小时时差并不能阻挡中国人关注伦敦奥运的热情。格林威治白昼的中国荣耀,总能在第一时间点燃午夜北京的激情。当孙杨(微博)为中国男子游泳夺得奥运历史首金,其赛后发出的第一条微博,6分钟内即传遍“全球”华人用户,转发评论达34万余次。

  而错失金牌、奖牌,也没有让中国人泛起睡意,他们同样把掌声和敬意“不分国界”地献给运动员。他们为美国射击老将埃蒙斯战胜“病魔”再战奥运喝彩;向德国“体操妈妈”丘索维金娜为儿治病六战奥运致敬。

  在金牌面前,竞技体育“成王败寇”的逻辑固然残酷。而在亲人面前,这不过是一场比赛。比完回家,拥抱亲人,孝敬父母。在拿完了所有能拿的羽毛球(微博)冠军之后,林丹终于可以迎娶她心爱的姑娘,右臂上代表谢杏芳的双“F”纹身已经刺了多年。

  奥运不仅是四年一度的考试,也是四年一度的独特假期。虽然在中国售出的伦敦奥运门票只有1万多张,却带动今年前往英国的中国游客数量比去年翻番。这些去伦敦享受奥运、体味英伦的中国民众中,不少曾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奥运也是舞台,每四年换一个大洲、换一个国家,不同肤色的运动员在此上演高潮迭起的“戏剧”。中国运动员同样参与其中,用欢笑和泪水不断续写新的纪录和传奇,不断丰富奥林匹克的内涵。

  北京奥运会像石子一般,投入中国体育的湖心,漾出一圈圈同心圆。伦敦是靠近圆心最近的一圈。随着波纹荡漾,中国对于体育的理解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深、越来越远。(完)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