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届体育赛会都似一个交响乐,过程跌宕起伏,意味深长!它又是一场全世界的大联欢、大聚会。曲终人散,五味杂陈,不免感伤。对于举办地伦敦而言,赛会经济使之赚得个“钵溢盆满”。
“赛事经济”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筹备赛事的“投资经济”,即筹备期间所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据英国政府预期,伦敦奥运将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带来130亿英镑的经济效益,其中60亿英镑将来自于外资直接投资。第二阶段是赛事期间的“参与经济”,主要集中在娱乐体验等带动的商务、消费等增长。资料显示,每逢重大体育赛事,总会带动相关产业的活跃。
有消息称,奥运第一周里,来自全球的游客在伦敦共花费了4.45亿英镑。其中,中国游客出手最为阔绰,平均每笔消费居各国游客之首,比排名第二的阿联酋游客高出了10%!不过,又有统计称,中国游客总人数不如美国,所以在消费总额上次于美国列第二位。
中国游客是国外奢侈品市场的主力军,在国际上也早有共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先富起来的部分国人在文化背景上又有好面子的传统基因,自然就愿意在世界各地展示一下自己的财富实力。
与我们的奢侈消费相比,不可否认,我们在一些奥运项目上仍是处于“发展中”的地位,甚至个别项目仍未脱贫。比如,足球没有取得参赛资格,男排也落选,传统的“强项”女排(微博)也被日本女排淘汰出四强。男篮小组赛以场场全败离开伦敦。中国女篮也未能打进4强。
有识之士早就指出,虽然中国在一些项目上有长足进步,但集体项目如三大球,如果我们搞不上去,中国就很难称为真正的体育强国。近十年来,中国三大球的确没少折腾,足球和篮球也都率先步入市场层面运作,但小范围内的体制革新总是遇到大背景体制下的掣肘。我们不是缺乏认识,而是缺乏进步的信心与魄力。所以,我们看到,无视三大球等项目的含金量,在相对偏冷的项目上大搞“田忌赛马”,而事实上,有些产生金牌的具体项目,即使对于中国体育迷来说也是相当陌生,甚至是闻所未闻的。
再比如刘翔加油,其实,他8年前在雅典奥运会上的爆发被国人过多关注,涂抹了过多过重的色彩。仔细环顾一下我们的周围,8年来,我们的田径场上可曾有更多被刘翔式爆发激活的迹象?我们的田径后备人才可曾因刘翔现象而有了更多的储备?
当然,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确提气,每位选手或喜悦或悲壮的英雄本色演出更应令我们尊重与学习,但也要记住,在这个神圣殿堂里的所有荣誉与辉煌,理应成为我们发展全民体育的助力。奥运,不应被当成曲高和寡的面子工程,更不应成为远离大众的奢侈消费。
(本报伦敦8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