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承认,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把奥运首金这么个沉重而宏大的主题事件与笑靥如花的易思玲那张笑脸联系起来。除了得知夺金之后那一瞬间的梨花带雨,易思玲的顽皮、活泼、开心的灿烂笑容,让我觉得更像这个岁数的女孩子买到一件漂亮裙子、玩游戏终于通关、期中考试分数不错被父母夸了几句……
其实,或许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真的就应该这么简单。对于一个23岁的姑娘来说,射击,或者田径,或者舞蹈,其实都不过是一种生活,夺冠,或者不夺冠,只是一种生命的经历,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使命感其实是一件很残酷的东西,残酷得跟这样美丽的笑容有点格格不入。
从某个特定的角度看易思玲,会怦然心动,说不上惊艳俏丽,却像极了感觉熟悉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谁的某个邻家妹子,亲切可人。在谈论起这样的姑娘时,我们一般习惯这样开始:这孩子……但这孩子毕竟不是别的孩子,她必须胜——首战必胜。还好,易思玲玉臂轻舒,飞花摘叶,把种种沉重与宏大消弭于一声声动人心魄的击发之中。
1984年在洛杉矶,许海峰为新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之后,有关许神枪当年用弹弓打麻雀练就百步穿杨神功的传说便流行于市井,尽管传说极端的不靠谱,但人们还是乐于相信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一定是具有某种神秘的、内在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示或命定,会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种种异兆或天象。于是美女
枪神易思玲先后放弃舞蹈和田径转而专攻射击的经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定也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桥段。
其实,我相信易思玲如果选择了舞蹈,她在舞台上在聚光灯下的笑容也会很灿烂很可爱;假如她选择了田径,在跑道上得到的快乐也会很真实很丰满。她的任何一种选择都可以通向灿烂的未来。因为,她的幸运不在于她放弃使命选择使命,而在于她处于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在于——她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
所以,作为一个男体育迷,我压根对她的所谓成才之路以及种种靠谱与不靠谱的传说毫无兴趣,更愿意关心的问题是:她有男朋友吗?她更愿意男朋友送给她鲜花还是零食?(汉字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