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宁
朱启南(微博)没有闯进决赛,这确实有些出人意表。他自己口口声声说遗憾,然而民调却对此异常宽容。翻看留言,都是鼓励勖勉的多。于我看来,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了。
先前看奥运,许多人的两只眼睛,都一味地盯住金牌。仿佛没了金牌,便患了失心疯,丢却三魂七魄一般。那时的金牌,还称得上稀有,更是国家荣耀的象征;虽然追捧过火,但亦无可厚非。
但久而久之,这样的心态,未必健康。有些体育管理部门,因此惹上一身的官衙气,嘴上高喊着“费厄泼赖”,私底下却做着暗度陈仓的勾当。那正值豆蔻年岁的周俊,便在这重重的厚障壁中,失掉了自我的方向。
更可鄙的是,这种锦标至上的积习,甚或超出了体育,流毒更广。譬如学子高考,一定要挤过那座窄窄的独木桥;姑娘嫁人,也要为自己讨个好身家。
倘使我们只是关注金牌和冠军,进而漠视失意者的彷徨与痛苦,那么国民的心性,势必走向褊狭的死局。而如今,在竞技场上我们能够宽容失败的朱启南;放之于社会生活当中,便能逐渐地学会怜恤弱小、帮扶贫困。也唯有如此,我们的国民才可以学会挚爱与包容,我们的后人才可以享受到理性与文明。
朱启南的靶子,算是跑了偏。但国民的心态,却是回到了正途。这大约也算是一种“歪打正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