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女举是一场事先注定的失败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16:14  城市晚报微博
伦敦奥运会第二日,中国举重最被关注,女举0成绩暴露出选拔上的漏洞,男举夺银牌道歉暴露出“金牌至上”毒瘤,这一天中国举重失重了……    伦敦奥运会第二日,中国举重最被关注,女举0成绩暴露出选拔上的漏洞,男举夺银牌道歉暴露出“金牌至上”毒瘤,这一天中国举重失重了……

  女举 一场事先注定的失败!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重比赛进入第二天,在女子53公斤级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周俊加油加油三次抓举95公斤失败没有成绩,她就以这样让人吃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奥运之旅。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周俊在女举53公斤级项目上的落败,还是开创了两个纪录:一、这是第一次出现中国女举选手被安排在B组(相对A组低一个档次)出场的经历;二,这是第一次出现中国女举选手抓举三把都失败的经历。

  问题1

  周俊为什么在B组出战?

  尽管中国女举征战奥运只有四个宝贵名额,但女举还是给了周俊机会,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队将周俊的报名成绩填为150公斤,成为18名选手中成绩最低者。按照报名成绩,前10名划入A组,后8名划入B组。B组赛完后,A组再开赛。最终,综合两个组各选手的总成绩,排定名次。奥运史上,尚无B组第一名的成绩,能胜过A组前三名,因为A组的人,可以盯着B组第一名的成绩,任意调整战术,更何况被分入A组本身就意味着更强的实力。在所有人看来,这个报名成绩已经注定让周俊与奖牌无缘了。“她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不错了。”在比赛开始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谈到周俊的奥运前景时只是简单放下了这样一句话,看得出来,队里对于周俊夺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教练组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报名成绩是队里刻意安排的,因为教练组认为,B组的对手少,对于缺乏国际大赛经验的周俊而言,更有利于发挥。

  问题2

  周俊实力不济为什么出战?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周俊实力不济,又为什么要将她列入奥运名单?或者说,如果中国在53公斤级项目上实在派不出有实力的选手,那么在报名项目数量存在限制的背景下,为何不索性放弃53公斤级项目,转而将报名名额用在其它更有希望的项目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针对53公斤级的问题,却需要到48公斤级那里去寻找答案。还记得前一天在该项目上夺冠的王明娟加油吗?当初在奥运名单刚刚公布时,王明娟取代田源的安排就曾引发争议。如今看来,这些争议并没有影响到48公斤级的夺冠结果,却在53公斤级产生了负面效应,演绎了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需要结合特殊的地域背景来解读。首先,今年初传出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梁小冬在国家队备战期间不幸去世的消息。而在王明娟与田源之间,前者来自于湖南,后者来自于湖北。于是坊间对此存在着传闻,认为安排王明娟取代田源,存在着国家举重队补偿湖南方面的想法。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在确定53公斤级的人选时,首选是今年赢得全国锦标赛的湖北籍选手纪静,但不久前却传出了纪静因故无缘参赛的消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举重队本该选择这个级别上的二号人选李萍,结果问题来了,李萍恰好也来自于湖南。此事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参赛名额仍然圈定在湖北范围内。至于湖北籍的周俊,也就因此在不具备绝对实力的情况下出征奥运。

  问题3

  为什么说周俊也是受害者?

  当一位运动员能够获得为国征战的机会,谁不想为祖国争夺一份荣誉?但这样的报名成绩和方式却让周俊还没出战就被人窃窃私语,“周俊入选名单有内幕”,“她并不是靠实力进入奥运名单”,这样的压力,也许本不应该由周俊这个17岁的小姑娘来承担,而现在她却三次试举没有成绩,对于一位和所有人一样刻苦训练为了荣誉而努力的年轻运动员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太过残忍?从这个角度来说,3次试举无成绩,中国女举在奥运赛场上的最差成绩,这些跟周俊本身的遭遇来比较已经都算不了什么,这个17岁的少女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就在不久前,周俊得知自己能够代表中国女举出战奥运的时候,她第一个把电话拨给了远在四川秭归县的父亲,父亲周立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眼含热泪地说:“希望她取得好成绩,为国家为家乡争光。”可他的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女儿的奥运之旅会是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想到的过程。

  《人民日报》:周俊白卷牵出背后众多利益

  如今,周俊的一张“白卷”,让之前所有的“故事”重又被人关注。一张“白卷”背后,反映出中国举重在选拔机制、省市平衡、补偿照顾等多方面、深层次的问题。“金牌之师”中国举重队的奥运名单历来难产,尤其是女举,在周俊之前的13名选手一共获得12金1银。为国出战就意味着基本能带回金牌,从而计入各省区市在全运会上的金牌数,其背后势必牵扯众多利益。

  对此,马文广也希望中国举重的奥运选拔制度能够简单明了、一锤定音,但在目前的背景之下很难实现。

  这次失利,让中国举重队和某个省丢掉了一枚“计划内”的奥运奖牌,而周俊的未来才让人更加担心。丢掉的奖牌还可以重新夺回,但一名年轻选手崩塌的信心,岂是轻易就能重新建立的?

  看看国外如何选拔

  韩国:射箭选拔的积分制

  韩国射箭队总教练张永述告诉记者,韩国射箭协会在选拔奥运选手时,实行层层筛选,而唯一的标准就是成绩。据介绍,韩国奥运射箭运动员选拔按积分多少决定,总体上分国内选拔和世界杯两大阶段。由于事先有透明严格的选拔积分制度,因此无论是运动员本人,还是媒体,都接受了这样的选拔结果。

  俄罗斯:综合评定加一考定终身

  俄罗斯代表团仍存在所谓“综合评定”的选拔方式,但总体看,各项目选拔只重成绩不看名气,较为铁面无私。

  从选拔方式看,既有严格按成绩选拔,也有通过综合评定由教练组推荐等方式。以田径项目为例,在国际田联指定的项目报名A、B标准基础上,俄罗斯在场地内个人项目上统一采取2+1的选拔方法。所谓2+1,即在俄罗斯国内选拔赛上获得前两名的选手将获得参赛资格,第三名选手将由俄罗斯田协教练委员会从进入选拔赛决赛的运动员中,综合考虑各选手成绩、心理素质、健康情况等确定。接力项目通过运动员在个人单项成绩、最近竞技状态来选拔。

  美国:一赛定输赢

  美国的奥运选拔方式已经沿袭了数十年,非常简单——“一赛定输赢”。

  不管多大的腕,他们参加奥运会的主要途径就是美国国内的奥运选拔赛。比如在北京奥运会上,短跑选手盖伊就没有获得参赛资格,哪怕赛前他被看作一百米和二百米金牌的有力争夺者。

  美国的选拔赛,甚至要依据他们的《业余体育法》,这其中,美国奥委会作为监管机构对选拔进行监督。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美国游泳和田径雄厚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如此,这种选拔方式也招来不少抱怨,比如选拔场次以及选拔时间与运动员状态,还有偶然性问题,等等等等。

  男举 夺银牌要道歉吗?

  昨日,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首金诞生,中国选手吴景彪(微博)加油在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仅有三把成功,获得银牌,朝鲜选手温熙哲上演“B组奇迹”,爆冷以总成绩293公斤摘得金牌。

  “我有愧于祖国,我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吴景彪情绪激动,对着摄像机连鞠三个躬,并发出悔恨的怒吼。记者们纷纷安慰,大喊“吴景彪没关系,继续加油!”与此同时,记者留意到公众对“失金选手”的关怀和关注。其中,获得银牌的举重名将吴景彪在微博上以“这样的结果有愧于大家”开头的微博至今已有5万多条的转发和评论。很多人认为,吴景彪没必要自责,银牌同样很棒。@啦娜啦_Lina说:“银牌也是牌。 谁说非得拿金牌? 你不必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新华社:谁来割除“金牌至上”毒瘤

  重在参与是奥林匹克精神最核心的内容,何况拿到银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网友们的很多评论是对这一内涵非常好的诠释。然而,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毒瘤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这一任务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媒体和公众共同完成。

  吴景彪的“有愧于大家”并非随口而说,这样的理解和表述与中国竞技体育的背景和氛围是有很大关系。细心的读者会留意这样的报道,易思玲加油在射击项目中夺得首金之后,中国队总教头王义夫说:“刘鹏局长要求我们首战必胜,按照刘鹏局长的指导精神,今天我们完成了首战任务。”

  射击队有任务,举重队也有任务,各项目管理中心能否在奥运会上完成任务跟这个项目能够从总局获得的经费和资源是息息相关的,更是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教练员、项目管理者甚至地方体育局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运动员能没有压力吗?失掉金牌能平心静气吗?辜负了领导的期望,能不自责吗?

  竞技体育与企业生产不一样,竞技场上充满了意外和变数。努力争创佳绩是对的,然而下必夺令、分配夺金任务的做法又是与奥林匹克精神有违的。其实,网友们的话非常到位,“尽力就好”,只是知易行难啊。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举重新闻专题 |奥运会举重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女举失败 周俊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