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篮107-100击败西班牙,从而再次夺得奥运会...[详细]
大嘴韩乔生:脑海里还回闪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伦敦奥组委带来的双层大巴车上的精彩节目,球王贝...
8月13日 07:10
大杨扬:小家伙时差作怪,折腾到现在才基本睡着[汗] 伦敦奥运即将闭幕,17天的各种比赛精彩纷呈,让...
8月13日 02:32
我就是我邹市明:由于手机一直没有网络,所以只有在今天醒来一早给大家道声谢谢!感谢你们的支持!
8月12日 16:25
冯喆小胖:与@郭德纲 老师见面!事实证明,我和郭老师除了发型身材神似,不过我距离成为体操届的郭德纲...
8月12日 18:59

劳动报:“败”亦英雄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04:05  劳动报微博

  24年前,体操王子李宁兵败汉城。回国后,针对他的批评、指责铺天盖地;伦敦奥运会,吴景彪失手举重金牌后,国人给予他的是真诚的鼓励与支持。

  在这届奥运会上,记者看到了国人悄然变化的体育观与金牌观———站在最高领奖台不再是国人对运动员的终极要求,金牌也不再是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唯一标杆。在给吴景彪发起的“一句话为英雄加油”活动里,一名叫张小璐的网友评价说:“他已经很棒了,能够站上奥运的舞台,拿不拿得到金牌又有什么重要的呢,获得冠军是好事,但更好的是努力过。失败没关系,你们仍然是中国的英雄!”

  在孱弱百年后走上逐渐富强的道路过程里,中国曾经特别需要一些东西来振奋民族精神,展现国家力量,而竞技体育赛场上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曾给困难时期的国人极大的鼓舞与激励。那时的一块金牌,意义远远超越体育范畴,因此,李宁曾经的遭遇不难理解。北京奥运会中国荣登金牌榜首位,使国人的信心与自豪感达到新的高峰,心态开始向大国公民转变。对普通民众来说,金牌不再是比赛的唯一,而运动员的拼搏和努力以及体育带来的美好,成为新的关注点。

  于是,一篇关于自行车老将黄金宝第37名结束奥运之旅的文章,成为@新华体育微博上最为热议的话题;41岁的老将谭宗亮第五次奥运冲金无果,但却换来了中国媒体的集体致敬。《山西晚报》用半个版报道,“目光跟随那颗子弹,其余再无世界,这是最真挚最火热的爱,与领奖台无关。”

  在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目标。到底怎样才能算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呢?记者认为除了竞技体育的强盛,民众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体育参与者的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伦敦奥运会让记者看到,至少民众的心态正在转向体育强国。

  ●马向菲

分享到: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相关专题:奥运会举重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