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赛场上的争议可谓一个接一个,在7月30日晚的女子重剑比赛中,爆发了奥运会开赛以来争议最大的事件。
由于对裁判判罚不满,韩国剑手申雅兰如梨花带雨地失声痛哭,长达1小时的静坐抗议,这一幕必将永远镌刻在她和观众的心底,而这一切都源于女子重剑半决赛中那极富争议性的1秒钟。
记者当时就坐在EXCEL会展中心南一区的击剑赛场看台上,距离“事发现场”10米左右,如此短的距离,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伦敦奥运会迄今为止最富戏剧性的场面。
申雅兰与卫冕冠军德国名将海德曼的半决赛进入决胜阶段,两人5比5战平,战至最后一秒钟,比赛变成了海德曼与时间的疯狂赛跑:她必须在比赛时间结束前击中韩国选手而且要避免互中,否则持有优先权的韩国选手将获胜。
最富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在现场大屏幕显示还剩下一秒钟的情况下,海德曼三次发动猛攻,但严阵以待的申雅兰见招拆招,海德曼的三次进攻都以双方互相击中对手告终。观众已经有些奇怪:三次进攻连1秒都没有消耗掉?当值的女裁判继续示意双方再次进攻。
最后一刻,海德曼得分,6比5!裁判宣判海德曼获胜后,韩国教练愤怒地走向仲裁席表示抗议:三次进攻过去了,计时器上居然一秒钟都没有移动。
韩国教练愤怒地提出异议并进行上诉。约半个小时后,现场宣布海德曼胜局有效,此时申雅兰再度痛哭,随后瘫坐在剑道上不肯离去。据路透社透露,申雅兰之所以不肯离去,是因为韩方的正式上诉仍在受理中,若她离开赛场或将被认定自动接受败局。
时间又过去约半小时,一名现场官员上台劝说申雅兰离开,但其仍不为所动。不久,另一名官员又加入游说,此时申雅兰再次痛哭,随后终于同意走出剑道。
韩国击剑队的反复申诉,让比赛延误了一个多小时,但记者却全无厌烦之感。确实,对于运动员而言,刚刚还满怀希望去冲击奥运会冠军,转眼间却变成了领奖台都上不去的第四名,这个反差确实太大;更重要的是,现场的判罚确实疑点重重。
从朴泰桓到申雅兰,有些网友对韩国代表团反复申诉表示厌烦,其实,为本国运动员争取利益,本属天经地义。此刻,岂是展现大国风范、表现温良恭俭让的时候!本国运动员遭遇争议性判罚,只要心中有底,不是无理取闹,当然要申诉到底!
本报特派记者 孙 庆
(7月31日伦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