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晚报:刘翔的潜意识解读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8日15:06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徐明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潜意识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很难说刘翔为什么两次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两次受伤意外“倒下”,与潜意识有直接关联。但是,在心理学上,的确有一种解释认为,潜意识里激起的冲突,将产生难以想象的压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每个人都能发生“容易受伤”的情景——你是这样,他是这样,刘翔也是这样。这并不是说,刘翔在潜意识里要故意受伤、退赛,而很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他下意识的“自我防卫”。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个体,不难想象刘翔的内心存在着激烈的冲突——2004年夺冠、2008年退赛、各种期待、质疑、谩骂、攻击……他所承受的要远远超过任何人。心理学家杰拉德说过,运动员之所以容易受伤,是因为他们参加比赛越多,越容易受伤,这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对运动员来说,尤其是对一个想夺得奥运金牌的个体来说,潜意识里的这些冲突会激起难以想象的压力,进而产生自我防卫机制。 ”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功成名就,用无可征服的技术与年轻的活力,击败每一个对手,以12.91秒的成绩打平了世界纪录。那时,没人对他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巨大的期待,因此,他可能没有感觉到压力。那届奥运会,他成为第六个跑进13秒的人,是中国第一个摘到金牌的短跑运动员。

  在中国,刘翔是一种象征。然而,这种象征主义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变成了巨大的雪球,越滚越大,直至变成了怪兽。又一个四年过去,刘翔再次站在了起跑线,这一次,他同样倒下了,却没有头也不回地离开赛场,而是挺直了身体,单脚跳回跑道,跳向终点,当“跳过”最后一个栏杆的时刻,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这让人想起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雷蒙德,受伤的他拖着一条病歪歪地腿跑完了400米半决赛,全场观众把掌声送给了他。

  其实,中国人应该感谢刘翔,至少他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一个冠军的产生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同样,一个冠军的失败不能影响一个国家的荣誉。当人们把赞扬都送给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人的时候,最后一名的身影同样让我们感动。

  两次跌倒已成为过去。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一切照旧。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刘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