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边摇摆边找状态 男篮四号位强兵斯杯17中15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7月11日18:00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7月11日,中国男篮以4胜0负的成绩获得斯杯(微博)冠军,斯杯之后中国男篮将从广州返回北京进行一周左右时间的调整,随后将前往波兰进行两场热身赛,随后直接飞赴伦敦参加奥运会。

  在斯杯进行的同时中国男篮奥运代表团的名单也随之公布,最终12人名单已经确认,在斯杯期间这些球员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呢?他们为奥运会做好准备了吗?

  王治郅

  斯杯期间面对年龄更小移动更快的对手,王治郅的发挥相比中欧对抗赛要差一些,但是基本还维持了平均水平。他和易建联(微博)同时出场已经成为中国男篮的最强组合,两人同时在场的时候中国男篮的进攻效率非常高,传接球也非常流畅。按照斯杯的发挥情况,这对内线组合的威力依然非常强大,并且也将成为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的主要攻击点。

  易建联

  从中欧对抗赛开始到斯杯结束,易建联在7场热身赛中场均拿到21.8分和9.7个篮板球。斯杯同俄罗斯队的比赛,易建联拿到28粉盒17个篮板球。对手较弱是一个方面,易建联自身状态也是一个方面,现在的易建联完全进入了自己的巅峰状态,加上在低位的策应传球能力,在进攻中他对中国男篮的贡献将比以往这个时候更多。

  朱芳雨(微博)

  斯杯朱芳雨一共打了3场比赛,场均可以拿到将近10分三分球12投6中,命中率达到50%。29岁的朱芳雨在小前锋这个位置上绝对是邓华德的第一选择,无论是稳定的外线还是防守中的对抗力,朱芳雨在这支球队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在今年夏天的全部12场热身赛中,朱芳雨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44%,这样的命中率无疑将令男篮进攻更丰富。

  王仕鹏(微博)

  腰伤还在困扰着王仕鹏,不过从此前的热身赛来看王仕鹏的状态还是非常出色,8场比赛场均可以拿到10.3分,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40%。不过王仕鹏在伤愈之后还得适应更高强度的对抗,在波兰的两场热身赛将是一个好机会。

  陈江华(微博)

  因为手部受伤陈江华缺席了所有斯杯的四场比赛,陈江华现在的问题是在打低对抗的球队时他的表现已经无可挑剔,但是在澳大利亚的三场比赛他对抗力不足的弱点就被暴露。解决的办法除了加强自己的对抗之外,还需要更多的高强度的比赛来适应这种强队的比赛,在波兰的比赛对于陈江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真正奥运级别的热身赛。

  刘炜(微博)

  现在的是刘炜是最成熟的刘炜,减少了不讲道理的追身抢投,更多将球分享给正确位置的队友。如果说以前的刘炜是一个1.5号位,那么现在的刘炜则是一个纯纯的一号位,斯杯两场比赛刘炜场均拿到5.5分和2.0助攻,一共只有1次失误,所有10场热身赛,刘炜场均失误只有1.1次,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数据。

  周鹏(微博)

  从中欧对抗赛开始,周鹏就开始获得大量的出场时间,斯杯的比赛中,四场比赛周鹏有三场比赛出场时间在20分钟以上。周鹏现在在场上的作用还是非常显著,除了防守之外,他的攻击可以从内线突破扩展到外线的三分。不过周鹏现在的问题是在球场上失误偏多,这个问题是他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孙悦

  孙悦依旧是邓华德手中的万金油,在斯杯期间孙悦还回归了自己曾经最熟悉的一号位,四场比赛一共送出了10次助攻。孙悦在球场上丝毫不会强攻,这一点也让自己的进攻更加高效,不过在斯杯期间孙悦的三分球命中率有所下降,一共只有11投3中。

  张兆旭

  张兆旭斯杯的四场比赛全部出场,除了在同澳大利亚的第一场比赛拿下8分和10个篮板球之外,其他比赛表现都一般。能够最终PK掉王哲林(微博)和苏伟(微博)进入12人名单,张兆旭的优势还是在攻守两端的平衡性。不过现在的张兆旭还需要更多的出场时间来找到比赛的感觉。

  易立(微博)

  易立和周鹏一样成为男篮锋线上全能的摇摆人,易立的进攻能力更加突出,斯杯期间三分球命中率也是50%。易立的作用就是在替补席上站起来补充球队的攻击力,这一点他现在已经做得很好,只等奥运来检验。

  郭艾伦

  郭艾伦在四倍的四场比赛一共送出了12次助攻,是球队助攻次数最多的球员。虽然在组织进攻这个环节上郭艾伦还没有达到邓华德的要求,但是已经可以看到郭艾伦的进步。

  丁锦辉(微博)

  斯杯四场比赛丁锦辉的状态完全释放,不论内线的强攻还是中远投,甚至策应的击地球丁锦辉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虽然身高只有2米04,但是在4号位这个位置上丁锦辉一点也不吃亏,斯杯四场比赛丁锦辉在运动战中一共只17投15中,这个惊人的效率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如果在奥运会上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大郅和阿联在内线的压力会降低很多。

  (牛仁)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孙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