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忆兵败汉城收刀片:那个时代要金牌不要体育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13日07:11  东方早报

  用一块金牌去唤醒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当年,中国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都会带着这样一种使命感走进奥运赛场。人们对金牌和荣誉的需求直接而单一,“唯金牌论”也应时而生。

  那么,在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的今天,尤其是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空前的金牌潮之后,国人对于竞技体育、对于奥运会是否还抱有曾经的价值取向与欣赏角度呢?早报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体育从业者、专业媒体人、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已经针对这一问题开始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思考。

  那个时代需要金牌不需要体育

  “体育是社会政治的一种需要,过去咱们什么都没有,国际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行业,拿块金牌的确能唤醒民族自豪感,现在经济发达了,全世界都看得到中国两个字,一两块金牌算什么?”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代表团射下了奥运历史上第一枚金牌,很难想象他眼中对于金牌却如此看淡。

  在许海峰看来,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个顶点,“大家都挣足了面子,体育的功能会发生变化,竞技会被淡化,这是必然的。”竞技体育被淡化之后,是否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最合适的定位呢?许海峰不置可否,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则认为中国人需要把体育真正融入生活,“中国人还是比较关注谁赢了,不太在意自己是否参与了,有很多人不喜欢运动,但到了比赛那天,他会问谁赢了,这样的运动一点都没有意思。”

  同样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成为民族英雄,但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在李宁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深刻,4年后兵败汉城,情绪过激的国人给李宁寄去了刀片和绳子,回国的飞机上,金牌选手坐在头等舱,李宁等到所有人都下了飞机,才和跳高名将朱建华仓皇离开,以躲避外面欢迎的人群,“那个时代人们需要金牌,不需要体育,体委需要冠军,不需要运动员……今天是否还要继续几十年的呆板体制呢?这是值得商榷的。”

  李宁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健儿走在同一条轨迹上,而社会的进步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叶冲、王海滨和董兆致在2000年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比赛中没有赢得金牌、屈居亚军,他们同样被国人当作偶像与榜样,43岁的叶冲封剑多年,伦敦奥运会雷声夺冠的那天,他兴奋不已,不过叶冲再三叮嘱媒体不应该只关注夺金的选手,“奥运并不只有金牌,竞技体育体现的是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我们完全应该给予那些没有夺金的选手更多关注。”叶冲现在是国家青年队的教练,他培养着一帮子年轻的专业击剑运动员,但他似乎很羡慕那些真正把体育融入生活的年轻人,“我在击剑俱乐部看到一个美国小女孩,她一周运动6次,击剑、芭蕾和网球各两次……我们的孩子就是上学、补课、回家。”

  从“英雄时代”到“明星时代”

  “我们依然关注金牌,但也关注金牌之外的东西。”作为《全体育》杂志主编,张路平坦言媒体人也在反思,毕竟,经过了北京奥运会的巅峰之后,现在的中国体育应该脱离“唯金牌论”的盲目阶段,“这一次羽毛球队‘消极比赛’,我们留意到中国代表团的意见是不上诉,这就是一种进步,体育需要金牌,但也需要对体育精神的尊重,虽然羽毛球队最终包揽了所有的金牌,但并不意味着功过相抵。”

  按照张路平的说法,这种改变其实是自上而下的,“2008年之前,国家体育总局的任务核心是‘奥运争光计划’,但2008年之后,2009年8月《全民健身条例》随即出台,这证明国家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需要改变,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国民本身,而不是仅仅聚焦于竞技体育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抛弃“唯金牌论”并非就此淡化金牌意义,张路平眼中,金牌永远是竞技体育无法回避的要义,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美国是体育强国,多次占据金牌榜榜首,但美国媒体对于金牌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英国是众多现代体育运动的发源地,他们需要靠一块金牌来证明自己吗?事实上,东道主为了金牌不惜‘左右’裁判……”“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对此,张路平直言不讳,“作为媒体人,我深有体会,我们自己的刊物曾经做过‘从雅典到北京’的报道,但回过头看看,很多都是在记录结果,有多少是真正脱离了金牌在诠释一个过程?”

  当然,从北京到伦敦,其间的变化张路平也深有体会,“2008年是一个节点,之前中国体育是‘英雄时代’,中国需要通过体育来彰显国力,激励民众,2008年之后,这样的功能开始削弱,中国体育进入了‘明星时代’。”刘翔、李娜等蕴含巨大商业价值的运动员就是张路平眼中的“明星”,“现在你还能记得北京奥运51块金牌都由哪些选手获得?你记得的是刘翔的退赛,这就是明星效应,体育变得更加商业化、娱乐化,观众都是在欣赏奥运会,欣赏运动员不同形式的魅力展现,奥运在民众心目中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我们来讲运动员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伙伴。”一位耐克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的负责人表示,耐克从运动员身上看到很多令人启发的故事,非常令人感动的一些题材,“正是基于这样的灵感,我们这次在全球推出‘伟大’这个词语。但是我们希望‘伟大’这个词能够更接近一般的消费者,我们很希望能够通过影片,让更多的人被激励,每个人都有机会活出自己的伟大,能够让自己更有信心,这是我们在中国市场活动中最希望传达的。”

  08志愿者看伦敦奥运

  1987年出生的黄泓清,首次在记忆中“留下印象”的奥运会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按照他的说法,稍微懂事一点后,长辈们谈及奥运必然会提到“兵败汉城”。这一点和1970年、1980年代生的大多数孩子相似,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奥运成了一件很大的事,关乎民族兴衰、国家荣辱。

  上学以后的黄泓清开始关注每届奥运会。当时间定格在2008年,奥运会终于在家门口举行,已经是一名大学生的黄泓清身份是一位志愿者,“当时想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机会难得,如果错过了(做志愿者),这辈子都再难有机会。”黄泓清内心充满幸福感与自豪感,“所有人都无法忘记那段日子,今年伦敦奥运会开幕时,大家还统一身着当时志愿者的服装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聚会。”

  4年之后,黄泓清已经从校园走入社会,但因为曾经作为志愿者的经历,他明显有自己的视角,“我很不理解,我相信伦敦的这些志愿者也辛勤付出了,为什么就没有一些正面的报道呢?”对于伦敦奥运的乌龙百出,黄泓清也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是两个国家民族文化不同带来的一些差异吧,北京奥运是倾举国之力,伦敦奥组委还有自己筹款,对于志愿者的培训恐怕就没我们那么完备了吧,我们那时候的培训甚至要求简单掌握英语之外的韩语、日语和法语。”

  “过度依赖一个人去为整个国家、民族去证明,这是一种病态。”就职于一家体育文化公司的丁晓超与黄泓清同龄,刘翔比赛那天,他没有和大多数人一起挤在电视机前,而是在网上整理一些相关的体育视频。

  “今天一上优酷,第一页就是刘翔做完手术了,他已经29岁了,是不是要跑到40岁才行呀?”丁晓超并不是一个“刘黑”,事实上,他认为刘翔已经足够好了,“那一天,我听到隔壁房间一声叹息,我就知道出事了,随后我通过网络反复看了整个过程,很感动。”

  童年时候的丁晓超,对于奥运会的概念是有些错乱的,“1994年亚运会在广岛举行,那个时候刚刚懂事,看大家都很关心,以为这就是奥运会。”直到上了中学以后,丁晓超才如梦方醒,不过丁晓超始终认为学生时代的自己是没有判断力的,“小时候媒体说啥,我们看啥,现在才会有自己的判断,像乒乓球项目虽然能拿金牌,但我不爱看,而且现在的中国缺少的不是一块金牌,总不可能超越北京奥运会吧。”

  学者眼中的竞技体育

  中国体育的小众化、特殊化让一些有感于此的学者痛定思痛,而当一块奥运金牌已经难以刺激公众神经的今天,一些学者更有理由提出自己的见解,“竞技体育应该是大众的而非小众的,不能用天才论、选材学和唯金牌论把大多数青少年隔绝在门外,竞技体育应该理直气壮进入学校,普通民众不仅可以有健身的权利,也应有参加竞技的权利。”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元镇如是说。

  卢元镇坦言自己不是竞技体育的反对者,“竞技体育对改造中华民族民族性有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排斥竞争,是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心理格格不入的,竞技体育一定是市场经济的文化副产品。”卢元镇认为体育应该走向市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靠计划过活,至于“唯金牌论”更是让他深恶痛绝,“非要将竞技体育的多种社会功能单一化,其结果是将竞技体育推上绝路。”

  同样的观点也来自于北京体育大学客座教授罗宏涛,“体育已经成为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运动是他们感受生命的重要形式,而中国自古就把体力与脑力割裂开,这种体育观已经不合时宜。”按照她的理论,既然中国人已经逐渐不需要以某个人的竞技成绩来增加自豪感,那么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应该进一步与世界融合,接受更丰富的体育观念。

分享到:

相关专题: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体操 李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