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收获38枚金牌共88枚奖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回顾过去,在中国贫穷落后的年代,金牌无疑是振奋国人的强心剂;而在中国日益富强的今天,奥运金牌仍然对凝聚民族精神、激发国民热情有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军团金牌大丰收的同时,一些项目也因为发挥失常,没有获得预期中的金牌,有些利用规则漏洞去曲线获利。奥运争光计划全线出击,大获全胜固然可喜,但国内的全民健身计划和青少年体育教育和参与却不尽人意也令人堪忧。正因如此,许多媒体和专家对个别项目中只为金牌的“金牌至上”现象提出了反思。
实际上,“金牌至上”争议的焦点不是运动员是否要奋力赢得金牌,而是在奥运金牌数量激增,更多优质体育资源被倾注在精英运动员身上的同时,青少年体育和全面健身之间能否更平衡协调地发展,中国的体育资源能否更合理更有效地分配。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但对于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这三问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悲壮。1932年,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参赛选手,留下的只是孤独的背影。“弱国无体育”。美国媒体曾写道,刘长春,中国4亿人的唯一代表。
曾几何时,“东亚病夫”一直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在运动场上处处落后挨打的经历,也在伤害着中国人的自尊心,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非常渴望在世界上来证明自己。1959年3月,当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力克匈牙利老将西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时,民众沸腾了。
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优异表现,对中国人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提振民族自信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就达3万多件。学校、工厂、机关等各单位都掀起了向中国女排学习的热潮。女排夺得三连冠后,《人民日报》更是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中国人真实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金牌不仅仅是激励、是自豪,更是民族精神和面貌在国际舞台上的正面展现。
三十年过去,对于今天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而言,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众多国际领域获得了三十年前无法想像的展示空间和主导地位,金牌已不再是证明自己的唯一途径,但金牌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国际间普遍开展项目中金牌的特殊激励作用依然还在,甚至超过以往有金牌就行的年代。本届奥运会,由孙杨、叶诗文领衔的中国游泳队勇夺5枚金牌,点燃了国内民众的游泳热情,他们让正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相信,我们不但可以做得很多,还可以做得很好。而当目睹陈一冰憾失金牌后,广大网友更是在微博上发起了“筹款为陈一冰做金牌”的活动,这一刻,金牌已经成为联系国人的纽带,凝聚国人精神的共识。
对于运动员而言,奋力争夺金牌无可厚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夺取金牌,不仅是对自己多年努力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的最好诠释。
实际上,所有奥运参赛国家和运动员,争夺金牌时都毫不手软。无论英国自行车选手辛德斯的故意假摔,还是英国跳水名将戴利以“闪光灯干扰比赛”为由要求重跳,这些对于规则的过度利用甚至钻空子的行为,虽然遭到国际舆论的批评,但本质上也反映了东道主对于奥运奖牌不顾一切的追求。
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中国仅获五枚金牌,为此当时的中国国家体委启动了奥运争光计划,金牌突破成为了中国体育的阶段目标。个人项目、小众项目、技巧性项目等,成为中国体育重要的夺金点,而以三大球为代表的集体项目则从编制到经费上被严重忽略。体育社会学专家卢元镇认为,奥运争光计划固然有效,但也阻碍了中国集体项目的有序发展。“一些省市为了培养出金牌运动员,不断在奥运单项和冷门项目上加大投入,而对于培养周期长、投资大的三大球项目缺乏热情”。
在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拿到银牌的中国选手吴景彪,赛后放声痛哭,向国人鞠躬致歉,引发了国人的热议与思考;竞技体育的标准是否只有金牌,卢元镇表示,“体育运动绝对不仅仅是争夺几块金牌,同时也应该成为教育青少年的手段,强化国民的民族精神和健康体魄”。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我们比过去拥有了更多的自信,体育已不再是证明中国富强的唯一手段;但是奥运金牌仍然重要,因为它不仅凝聚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情,也使我们在享受竞技体育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显然,只有当竞技体育这辆越跑越快的金牌火车头,早日拉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节被越甩越远的车厢,才能更好地发挥金牌的激励和带动作用。这是伦敦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新华社记者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