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邓华德的位置谁接手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7日03:09  新浪体育微博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7日凌晨,当中国男篮58比90不敌英国队,五战皆墨就成为男篮奥运之行的最终结局。这也许在某些人的预料之中,也许也在某些 人的预料之外,但事已至此,那些质疑那些谴责都显得不再重要,关键只在于,站在十字路口上的中国男篮,未来之路在何方?通过本届奥运会所暴露出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谁来接朱芳雨(微博)加油的班?

  2投1中只得1分,朱芳雨的伦敦之行,以如此方式收场。他应该有遗憾有不甘,毕竟在四年之前,他还是中国男篮外线最稳定的得分点。而中国 男篮已经没了垂头丧气的时间,究竟谁能接朱芳雨的班,撑起男篮锋线大旗?这个问号,谁来拉直?

  国家队代表着一个国家在该项目上的最高水平,换言之,男篮阵中的十二罗汉,就是当今中国男篮的翘楚。只不过细细揣摩,至少在目前这支 中国队中,朱芳雨有足够唉声叹气的理由。

  朱芳雨今年29岁,却伤病缠身,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征战奥运会。周鹏(微博)加油是朱芳雨队友,也是他晚辈,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周鹏是未来中国 男篮锋线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周鹏正在不断成长,这是事实,但他守强攻弱,这也是事实。周鹏最大价值在于防守,进攻能力、尤其是投篮 能力与朱芳雨相比,差距绝非一点半点。他也许能成为一名防守尖兵,但是若指望他撑起男篮外线进攻大旗,至少就目前而言并不现实。

  易立(微博)加油倒是攻击火力旺盛,但他已经27岁,早就不再年轻,与之相仿的是,王仕鹏(微博)加油、孙悦加油已然久经沙场,男篮需要新鲜血液,却始终不见英才崛 起。锋线历来是中国男篮的优势位置,早年的胡卫东、孙军、郑武,到随后的李楠、张劲松,都是男篮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然而在朱芳雨之 后,锋线人才实在匮乏。四年之后的里约热内卢,中国男篮难道还指望王仕鹏们在外线百步穿杨?

  蓝领的末日?

  坊间流传这样一种观点:若非邓华德执教,丁锦辉(微博)加油必然无缘国家队。

  这当然过于武断,毕竟丁锦辉的拼劲和永不言败的球风,在很多时候都为男篮注入一股血性,他的价值永远无法体现在技术统计之中。只不过 ,邓华德已经明确表示伦敦奥运会后他将卸任,那么如丁锦辉这样的蓝领,是不是已经末日来临?

  中国男篮历来没有重用蓝领的传统,翻开历史资料,那些响当当的人物,均是能征善战的主将,在们身边,所谓蓝领根本就难有立足之地。上 世纪九十年代,男篮主打小快灵,要求人人能投人人能攻,场上五名将士都是攻击点,以求多点开花打乱对手的防守部署。随后的三大中锋时 代,男篮的角色球员多以外线投手为主,强调投篮的稳定性、出手的果断性,所以才有王仕鹏的异军突起,才有朱芳雨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大发 神威。至少在中国男篮,蓝领向来难有生存的土壤。

  是邓华德改变这一现状,是他让丁锦辉、苏伟(微博)这样的铁血悍将,在国家队拥有了一席之地。可是邓华德离去已是必然,事实证明他的一大四小 ,他的motion战术,在世界顶级赛场上效果甚微。那么由他提携的蓝领们,是不是也走到了尽头?

  谁来接替邓华德?

  在信兰成任期内执教中国男篮,邓华德已然足够幸运。

  信兰成篮管中心副主任,是篮协掌门人,可是真正对外籍主帅情有独钟的,却是之前的李元伟(微博)。李元伟任期内,力求开拓创新,从哈里斯到尤 纳斯到马赫,李元伟让中国篮球进入外教时代。事实上在2010年任用邓华德出任中国男篮主帅,于信兰成而言,某种意义上也透露出太多无奈 ——郭士强兵败津门,中国篮球哀鸿一片,再启用毫无经验的本土教练,压力太大。加上邓华德在那个赛季的CBA(微博)联赛中实在抢眼,所以内外部 因素相结合,邓华德最终拾起男篮教鞭。

  邓华德时代的中国男篮,那些关于他的质疑之声暂且抛开不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男篮注入了一股活力,他的运气也确实让中国男 篮看到曙光。但是他与男篮已经走到尽头,当这样一名充满性格的外教,最终以0胜5负的成绩结束奥运之行,无论是高层施压还是民间的质疑 ,信兰成以及他的智囊团势必会审视,究竟是外教适合男篮,还是本土教头更有助男篮提高?

  就目前而言,这个问题难以给出答案。放眼当今中国篮坛,宏远主帅李春江、北京主帅闵鹿蕾(微博)都拥有一定呼声,他们各有特点,却也各有各的 命门。然而若是聘请外教,首先需要你情我愿,其次还得寻找到熟悉中国队、真心诚意愿意帮助中国队提高的名帅,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洋帅也好,土帅也好,对中国男篮而言,名气是其次,适合球队才是硬道理。

  (JOE)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篮球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中国男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