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伦敦奥运会> 中国备战> 射击> 易思玲女子10米气手枪夺冠> 正文
要站在舞台最中央起舞
本报特派记者 伊志刚 发自伦敦
“一定要站在舞台的中央”,这是易思玲加油小时候,爸爸对她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曾让易思玲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并从此铭记于心。昨天,为中国代表团射落伦敦首金的易思玲,成为中外媒体聚焦的新闻人物,终于实现了站在舞台中央的梦想。
直击:她是个快枪手,气场极其强大
首次参加奥运会,就面临夺取首金的重任,23岁的中国女枪手易思玲肩上的这杆枪该有多沉?
伦敦时间上午11点25分,奥运会射击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最后一枪,易思玲率先叩响扳机。这也是她在决赛10发子弹中第8次先声夺人。
10.5环!观众席上掌声呼哨声一片。这时候,易思玲放下枪,回过头来,向身处赛场一角的总教练王义夫挥手,神情依然淡定。而观众席上的中国教练们,早兴奋地从座椅上跳起来。决赛成绩502.9环,易思玲力夺首金!
不过几分钟后,被蜂拥的媒体包围着,头一次见过这么大阵势的易思玲哭了。
“今天早上五点,我们就起来做准备。决赛的压力这么大,让我哭出来,释放下压力。”等到情绪平复后,她说。
夺首金既是中国射击队的光荣传统,又屡屡成为一种难言的负担。易思玲这个文静的姑娘,是怎么练出这一身抗压本领的?
来看看她的夺冠成绩:决赛十枪,枪枪打到10环以上的,只有易思玲一个人。前七枪打完她还落后波兰的波加卡,但在第八枪她打出10.7环,而对手打出9.7环,一举奠定0.7环的巨大优势。
易思玲认为自己在射击上最大的优点是“稳定性好”。的确,只有过人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限时比赛中对裁判的报靶和观众的反应充耳不闻。
中国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向记者“泄密”,易思玲不受干扰,其中一个原因是她不懂英语。“反正听不懂裁判的报靶声,也不知道对手情况,所以就专心管自己打。”
另外,易思玲越打越快,也在气势上压住了对手。王义夫表示,易思玲平时就是个快枪手,以往比赛也一贯喜欢先开第一枪,所以不会因为奥运会比赛而让队员改变习惯。
赛后:别再叫我小杜丽加油,好吗
如果不是拿到伦敦奥运会的首金,易思玲可能还要被外界冠以 “小杜丽”的绰号,尽管她自己并不喜欢。
“别叫我小杜丽了,行吗?”她不喜欢别人老是叫她“小杜丽”,没有人希望生活在身边人的阴影下。从昨天起,想必没有人再去自讨没趣。
出生于1989年的易思玲原名易夏红,易思玲是她自己后来改的名字,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如今的奥运冠军,当初却险些因为家境问题而放弃射击。
她是湖南郴州人,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开小饭馆维生。她曾经练过舞蹈和田径,后来才发现在射击上的天赋。由于承担不起装备和训练费用,易思玲15岁差点放弃射击,准备去外面打工谋生。这时,求贤若渴的广东珠海射击队教练抛出“橄榄枝”,她的射击生涯得以继续。2008年底,她进入国家队,并在当年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此后,易思玲靠一杆枪四处征战,几乎夺下了奥运会之外的所有冠军。
中国射击队内竞争激烈,女子10米气步枪本来是杜丽的地盘。但这趟易思玲和喻丹加油扛着枪到伦敦,顶的是老将武柳希和奥运冠军杜丽的位置。
昨天易思玲不负重望夺金,还实现了射击冠军大满贯,圆了一名枪手最大的梦想。
揭秘:从小就想站在舞台中央
为什么易思玲不喜欢别人叫她“小杜丽”?因为她从小就立下志向:不做陪衬,要站在舞台最中央。
在2009年的全运会上,名不见经传的易思玲力压杜丽,勇夺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赛后,易思玲前往电视台录节目。化妆师花了半个小时给易思玲化妆。易思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化了妆这么美。”节目做完了,人也走出了化妆间,易思玲却不肯卸妆,还拿着一面镜子仔细端详自己。“以前去国外比赛,看到那些外国运动员在资格赛时就有化妆,因为她们知道自己要上电视了,都想给观众一个好印象,让大家都叫她美女。”
易思玲爱美,与她从小学过舞蹈有关。“我喜欢跳舞,劲舞、民族舞都学。”有一天,易爸爸对易思玲说,“学舞蹈,一辈子都只能给别人当伴舞,始终不能站在舞台的最中央。”这句话让要强的易思玲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并从此铭记于心。
昨天夺冠后,面对记者的“围追堵截”,易思玲说:“我感觉自己现在像一个明星。”作为准90后,易思玲表示自己很享受这种夺冠后当明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