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姑娘王明娟,在获得2012伦敦奥运会女举48公斤级金牌之后如释重负。赛后经过混合采访区时,王明娟终于可以自豪地面对众多媒体,“我等了10年,终于等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这届奥运会,我拿过所有举重比赛的金牌,只缺这块奥运会金牌。”
对中国举重运动员来说,奥运金牌之外的金牌几乎算不得数——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亚锦赛、亚运会,甚至世锦赛的金牌都无关紧要——唯一的例外或许只有全运会金牌,因此,当王明娟赛后落泪的那一刻,人们终于可以明白,当她连续落选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后,仍然坚持到底的决心和信念有多么强大。
美国女子举重队的“大”姑娘曼格德在训练场目睹了王明娟夺冠的全过程——虽然美国仅3人有资格参加伦敦奥运会举重比赛,而且举重队员在星光耀眼的美国奥运代表团中并不起眼,但曼格德在代表团中知名度仍然很高,因为她的身材无论放在哪里都非常醒目:身高不过1米73的曼格德,体重却有154公斤,远远超过3个王明娟,她要参加的,是75公斤以上级的“高端”较量。
“王(明娟)很强大,她是她那个级别最优秀的,我觉得在这些级别上没有人能够同中国选手竞争,她们有最好的训练馆,有最好的教练。”曼格德说,“我很羡慕中国的举重运动员,我没有那么强的实力,我能够来参加奥运会就已经很开心了,如果能在比赛中得到一枚奖牌,那就是最棒的事情了。”
一心夺金的王明娟和重在参与的曼格德,正代表着中美两个奥运大国在举重项目上迥异的心态。2000年女子举重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美国女子举重运动员获得的唯一奖牌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一枚铜牌,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举重运动员取得如此糟糕的成绩,却并不妨碍这项运动在美国的蓬勃发展。
美国举重小伙赴中国拜师
“我小时候甚至想过当体操运动员,但我的身材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曼格德丝毫不介意别人评价自己的体重,她甚至还为自己的大型体格感到自豪,“我爱打沙滩排球,现在我最喜欢的是举重,但我并不是为了减肥才来举重的,我认为举重是一项很时尚的运动。”
在不少美国人眼里,举重的确是一项时尚的运动:举重运动员没有任何运动会和金牌的压力,完全靠个人兴趣练习,他们喜欢换上举重服时的那种“职业感”,喜欢抓住杠铃时的全神贯注,喜欢举起杠铃时的努力坚持,他们同样喜欢金牌,但得不到金牌,也不会影响他们对举重的态度。
21岁的美国小伙子科迪就是这样一个单纯迷恋举重运动的人。现在他是美国密苏里州州立大学的学生,8年前他在电视上看到雅典奥运会张国政“力拔山兮”的表现后,突然找到了“灵感”,“我从那时开始,疯狂寻找举重的练习方法,我越来越发现这个项目如此美妙,它能锻炼我的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和平衡能力,我想,这就应该是陪伴我一生的体育(项目)。”
伦敦奥运会开幕的前两周,科迪带着自己在一家工厂打工攒下来的钱,来到他心中的举重圣地中国,“我到了北京体育大学,一位教练帮我介绍了张国政,他可是奥运冠军,我请求他在我的举重鞋上签了名字,我当时非常兴奋,我会向我的朋友们炫耀的。”科迪说,“另一个我喜欢的举重明星是迪马斯,我不可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但我崇拜他,我看过他很多比赛录像,他是有统治力的那种运动员。”
希腊人迪马斯是举重界的天才——他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连续3届奥运会夺得举重冠军。遗憾的是,在2004年本土奥运会上,迪马斯只获得铜牌——但这一点缺憾丝毫不影响迪马斯在众多拥趸心中的形象。
“获得金牌是最棒的,但我觉得,只要参加奥运会就是值得尊敬的。”科迪说,“奥运会的感觉肯定非常美妙,我还没有那种实力,我也会为了参加奥运会去努力,我希望自己能获得这种经历。”
中方“外援”感受巨大差异
但科迪的奥运梦想恐怕很难实现:他要上课,学校的学业并不轻松,课余时间他还要打工挣钱交学费,好在他的父母都是体育爱好者,愿意对他参加举重训练给予一些经济支持。
让科迪感到幸运的是,他在美国国内遇到了一个好的举重教练,“是马教练带我到中国来的,他的水平很高,我愿意接受他的指导。”
“马教练”是中国人,叫马建平,他的手机里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的中国举重队名册,总共9名运动员,马建平就在其中,他要参加的是67.5公斤级比赛——绝大多数国人都对在那届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的许海峰耳熟能详,但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和姚景远却取得了4枚举重金牌——超过了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所获金牌总数(15枚)的1/4。
因为肩胛骨的伤势严重,马建平在那届奥运会上没有拿到金牌,和他在洛杉矶住同屋的另一位运动员马文广,因腰伤也与金牌无缘。当时还惺惺相惜的两个人绝对不会想到,20年后,马文广成为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统领中国举重运动员称霸世界举坛,而马建平却在美国国家举重队教练位置上坐了5年,而后投身美国密苏里州的林登伍德大学继续自己举重教练的生活。
“举重在美国是一个纯民间的体育项目,和棒球、冰球、篮球、橄榄球那些职业化的项目有本质区别,但在美国,参加举重训练的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马建平说,“这些喜欢举重的人几乎得不到来自政府部门的任何支持,都是因为业余爱好才来训练,这是美国举重和中国举重的最大区别,中国举重运动员都是专业运动员,但在美国找不到专业举重运动员。”
几乎“没人管”的美国举重
对于中美两国举重的差异,恐怕没有人比马建平了解得更清楚和具体,“从2003年到2008年,我一直在美国国家队当教练。一开始,美国奥委会还会为国家队提供一点经费,但金融危机后,奥委会给举重队的经费又被压缩了,比如,原先还有一辆公务车让国家队教练用,后来也取消了,而实际上,在美国汽车和汽油都不算很贵。”
即便是在有经费支持的时候,美国举重队的日子也并不宽裕,因为这个“松散的民间组织”最主要的任务是带队员参加比赛。
“有的队员就是在自家的车库或者地下室里训练,买一套杠铃就行了,条件好一点的,买卡去俱乐部的健身房训练,不过都没有专业的教练负责,通常健身教练不懂举重技术,只是帮助他们练练身体素质。”
那些年,马建平虽是美国举重队教练,但他和队员并不熟悉,“有时候要去参加比赛了,协会和教练就给队员发邮件,约到机场集合,见面了才第一次打招呼,大家简单认识一下就出发了。这和中国没法比,中国的教练比爹妈都熟悉自己的队员。”马建平感慨说,“但美国人认可这种方式,他们反而不愿意教练什么都管,他们从小就有独立自主的意识,而且,美国国家队的队员也不是职业的,他们要上班、上学,必须请假才能去参加比赛。”
这是马建平认为王明娟获得奥运金牌“理所当然”的原因,“中国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美国人参加举重比赛很多时候是要自己交钱的,通常参加地区性的比赛,运动员要交30美元的参赛费,国家级别的比赛,运动员要交50美元。”
奥运与全民的观念之争
中美两国在举重金牌数量上的差距,恰恰与两国举重运动的普及程度相反——美国举重比赛繁多,有青少年组、成年组、公开组、老年组的比赛,去年美国举重协会甚至在考虑单独为老人和残疾人设立举重比赛。
“美国每个州每个月都有各种各样的举重比赛,可以这么说,从举重这个项目来讲,中国重视的是奥运会,美国重视的是全民健身。”马建平说,“所以,在美国有很多举重比赛,仅在国家举重协会注册的会员就有几万人。可以说,美国人虽然没有近代的奥运举重金牌,但却有雄厚的举重文化。”
由于美国互联网技术相对发达,各种有关举重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所以,美国人对举重并不陌生。“我看到国内只有两三个举重专业网站,信息少不说,更新也慢,还都是竞技方面的,比较偏重政策和比赛。对普通人来说,有价值的东西不多,更没有什么互动的界面。这点比不上美国,美国举重网站很多,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人参与讨论。”
事实上,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马文广曾经对记者提起过多种普及手段,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让这项运动更加“亲民”,比如“在一些比赛的选拔方案中给予举重欠发达地区优惠政策,提高当地体育局选拔人才的积极性”,再比如“将一些举重比赛放在举重欠发达地区,培养当地群众对举重运动的兴趣”,但这一切新政推行的前提,仍是对奥运会金牌的“锱铢必较”,“如果没有奥运金牌作保证,有哪个地方体育局对举重有能这么高的热情呢?”
本报伦敦7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