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冯怡 汪旻 文/摄 发自伦敦
从日出到日落,挂上奥运五环的伦敦塔桥一刻不停地迎接着一茬接一茬的游客。深夜,当热闹的游人悉数散去,不远处一幢写字楼的第五层,还有煞白的日光灯透过玻璃外墙亮出来,直到下一个天亮。
那个第五层,是英国第一主流大报《泰晤士报》的体育部。从奥运的第一天开始,这里就以每周168小时的工作量,不间断地生产着奥运新闻。
伦敦当地时间8月9日午间,《泰晤士报》奥运新媒体主管富兰克·普雷弗曼利用半小时的用餐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用他的话说,当奥运不可思议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眼前,每个经历奥运的人,都是新闻的记录者。
全天候工作,新媒体技术无限贴近奥运
富兰克·普雷弗曼有两个身份,他是《泰晤士报》的资深体育记者,但同时也是体育部的新媒体负责人之一。奥运期间,他的任务是管理《泰晤士报》的奥运新媒体项目,从网站到iPad、iPhone等电子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他都得操心。
我们在午餐时间到访《泰晤士报》报社,大厅的电视机上正在播放BBC直播的奥运田径赛事。普雷弗曼的办公桌在报社的5楼,这里是全层打通的办公区,其中有一半划归给体育部,有近百个工作席。
“很抱歉,只能在午餐时间和你们聊聊,奥运期间真的超级忙!”普雷弗曼一边测试最新上线的内容是否能正常显示,一边示意我们可以先周围看看,“为了奥运,我们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正常上班,但晚上的赛事更重要些,所以中午可以抽点时间出来。”
普雷弗曼说,他负责的奥运新媒体是个10人左右的小组,但要实现24小时不间断更新。“从午夜12点开始,我们有一两个人负责更新内容,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白班的同事有的6点开始上班,有的7点、9点或10点,甚至下午,总之一共有五六个轮次,每轮8小时。”而身为主管的普雷弗曼自己,每天6点就到办公室,往往要晚上八九点之后才离开。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前方记者、特约撰稿运动员发回的报道、评论、照片和视频第一时间整理好直接发上官网或更新至客户端。”弗雷德曼说,小组中还有两三名成员日夜倒班,监控推特和网友对他们报道的评论,发现有精彩的,也会滚动更新在官网上。
他拿出iPad和iPhone演示,奥运期间,《泰晤士报》的手机客户端一打开,就默认运行奥运专题。“我们每天还要做播客(视频分享),每段10分钟,有精彩瞬间集锦,也有访谈类节目,通过客户端推送给用户。”
普雷弗曼说,这是《泰晤士报》第一次尝试如此大规模地采用新媒体技术全程报道奥运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读者都和记者一样,成为新闻的记录者。“欧洲杯给了我们机会测试这套全新的系统,到了奥运就相对成熟了很多。”
13万订阅读者,最爱还是奥运八卦
在英国,并没有太多人愿意通过类似国内新浪、腾讯的门户网站浏览新闻。除了脸书(facebook)、推特等社交网络上的碎片式新闻来源外,他们更愿意在国内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上获得权威发布的信息,比如《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金融时报》等。
然而,《泰晤士报》的电子版并不是免费的,要看这次奥运最新开发的实时播报内容,或者使用他们的手机、平板电脑客户端也都需要付费。一般来说,订阅泰晤士报的客户端服务一个月需要8镑左右的费用。
尽管如此,普雷弗曼说,他们目前也已经拥有了13万付费订阅的读者。奥运期间,这些读者都在读什么,哪些内容的点击率最高呢?普雷弗曼表示,报社目前还没有做过正式的统计,但从目前的点击率来看,花边新闻是最受读者欢迎的。
“比如我们做过一系列时尚类的播客,讲讲各国的体育迷都穿着什么,来自哪个国家的运动员衣服和装备最好看,法国的好看还是英国的好看,很有意思,看的人很多。”
“又比如,某个体育明星发了条微博,我们就有记者第一时间去做这条微博背后的故事。这类故事读的人也很多。”
“还有些就是纯粹的花边,就像前两天有个德国运动员跑到奥运村外面喝酒庆祝,结果喝高了之后不小心丢了护照,导致自己回不了奥运村,这个故事当时真的很多人看。”
除了花边新闻,普雷弗曼认为,实时播报的新系统也是最吸引读者的部分之一。因为《泰晤士报》本来就有深度评论、幕后故事这些电视上看不到的东西,再加上这次新引入的实时播报,一下就提高了自己在电视和网络面前的竞争力。“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用权威的视角替他们做了筛选整合有效信息的工作,并将这些不同渠道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