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街头邂逅北京奥运蓝精灵 鸟巢一代闪亮英伦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3日08:03  解放日报

  本报特派记者 陈华

  前几天,在英国 BBC电视频道上,看到有一群身穿北京奥运会蓝色志愿者制服的青年在传递伦敦奥运会的火炬。昨天采访完杨扬走出宾馆,竟在街头偶遇这群北京奥运 “蓝精灵”。

  传递中国志愿精神

  2008年,来自98个国家的海外志愿者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这次,受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的邀请,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定向招募伦敦奥运志愿者,最终选定了9名志愿者来到伦敦,其中6人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志愿者李菊的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微笑。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在伦敦参与了火炬接力的志愿服务,参加了28日的男子公路自行车志愿服务,也参加了在富勒姆地区的欢乐志愿嘉年华服务。

  负责带队的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处副主任张楠告诉记者,这9名志愿者是“鸟巢一代”的代表,北京奥运点燃了年轻人心中的志愿精神,这次服务伦敦也是对“激励一代人”的最佳诠释。

  “李菊可厉害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她和11名志愿者一起,代表147万名奥运志愿者,接受了新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献花。”张楠透露。

  事实上,这也是对李菊志愿者工作的最大褒奖。5·12汶川大地震,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的李菊丧失了16位至亲,眼看着曾经美丽平静的家乡北川羌族自治县变成了一片废墟。回到家乡,当李菊看到全国志愿者在危楼废墟中无私救援时,她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的决心。如今在北京读研究生的李菊告诉记者,志愿服务已经融入了她的血液:“在伦敦,我们传递的是所有中国志愿者的风采。”

  来伦敦的中国志愿者都具有一技之长。庞宇,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心理专家;赵晨,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的急救专家。两个小伙子都曾在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履行过志愿者的使命。

  伦敦也学“人民战争”

  到了伦敦,内行当然要看门道。相比较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张楠坦言,两家做法不同,各有特色:“北京奥运会依靠组织发动,效率很高,面对面的培训到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伦敦奥运会都是网上报名,向全世界招募,花了2年时间培训,很多都是依靠电话会议。”

  记者感受到了伦敦志愿者的服务非常热情,但一旦真的向警察和志愿者问个路,往往找不到答案。但伦敦还是沿用了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经验。“北京采取了园区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以及小区红袖标的网络体系,结果我们发现伦敦也是人民战争,机场和火车站都是穿红色闪光马甲的安保志愿者。”张楠说。

  有志愿者期盼地说:“下一届奥运会,真希望看到北京奥运的‘蓝精灵’、上海世博的‘小白菜’、广州亚运的‘油菜花’,能有机会相聚巴西,共同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志愿者的风采。”

  (本报伦敦8月2日专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伦敦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