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女排如今是世界排坛一流强队。上个世纪,意大利排球发展缓慢,在世界大赛中未有突出成绩。她们2000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仅仅名列第十,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第五名。进入到21世纪后,意大利女排随着国内职业联赛的开展,水平突飞猛进,迅速成长为一流强队,并且三夺世界冠军。2002年世锦赛,意大利女排在接应托古特的领衔下决赛中击败美国首次夺冠;2007年世界杯,意大利队11战全胜再获冠军;2011年世界杯,意大利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成功卫冕。另外,意大利队在2003年世界杯和2006年世锦赛两次获得第四名。
意大利女排尽管属于欧洲球队,但并不一味地高举高打,而是融合了亚洲的快变战术,使得球队更趋全面。意大利队主攻实力并不突出,都是依靠个人手法,打吊结合,实际比赛中非常奏效。但接应位置依然是本队最猛的火力点,也是最有效的得分选手。2002年世锦赛,接应托古特发挥出色率队折桂;而2007年世界杯接应阿奎罗成为进攻核心,率队再捧金杯。这两次世界大赛足以说明接应在意大利队的突出作用。当然,意大利队的副攻背飞、前快的战术同样运用娴熟,使得本队得分手段更加丰富。
从人员配备上看,主二传罗比安科经验丰富、组织灵活,能够很好地调动队友。老将皮奇妮妮、德尔科勒、科斯塔格兰德构筑的主攻线都手腕控制能力强,加上经验,能够很好地保障本队的强攻。副攻由2007年世界杯赛MVP吉奥里以及阿里格蒂等构成,吉奥里二号位背飞、背快等二传手身后球打得多,而阿里格蒂则在三号位的快球比较有特点,如果在人员组成上战术互补一下,意大利队的副攻线仍旧很强悍。接应位置由世界杯上由主攻改打接应的卢西亚-波塞蒂领衔奥托拉尼出战,波塞蒂技术相对全面,能攻善守。奥托拉尼状态也有所回升。自由人位置上名将卡杜罗出战,成为本队后防的核心。
尽管意大利女排队伍趋于老化,但老将的经验以及攻防全面的打法使得她们依旧是奖牌的有力争夺者。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意大利女排与俄罗斯、日本、多米尼加、阿尔及利亚和英国同分在A组,分组有力,意大利小组出线没有悬念,所以世界杯冠军将精力集中在淘汰赛阶段,力争在伦敦奥运会上实现奖牌零的突破。
以下为意大利女排名单:
球衣号码 | 姓名 | 球衣显示 | 出生日期 (日/月/年) |
身高 (cm) |
体重 (kg) |
扣球高度 (cm) |
拦网高度 (cm) |
|
L | 3 | 克劳切 | Croce | 06/03/1978 | 167 | 52 | 290 | 265 |
5 | 郎顿 | Rondon | 16/10/1987 | 189 | 74 | 304 | 280 | |
6 | 德吉纳罗 | De Gennaro | 08/01/1987 | 174 | 67 | 292 | 270 | |
8 | 巴拉扎 | Barazza | 24/07/1981 | 188 | 77 | 300 | 285 | |
9 | C-波塞蒂 | C-Bosetti | 02/02/1994 | 175 | 62 | 284 | 260 | |
12 | 皮奇尼尼 | Piccinini | 10/01/1979 | 184 | 71 | 304 | 279 | |
13 | 阿里格蒂 | Arrighetti | 26/01/1985 | 185 | 72 | 294 | 280 | |
C | 14 | 罗比安科 | Lo Bianco | 22/12/1979 | 171 | 67 | 287 | 273 |
15 | 德尔科勒 | Del Core | 05/11/1980 | 180 | 70 | 296 | 279 | |
16 | L-波塞蒂 | Bosetti | 09/07/1989 | 175 | 65 | 306 | 286 | |
17 | 吉奥里 | Gioli | 17/09/1977 | 185 | 70 | 307 | 283 | |
18 | 科斯塔格兰德 | Costagrande | 15/10/1980 | 188 | 80 | 312 | 291 | |
C=队长 L=自由人 |
以下为意大利女排历届奥运会成绩:
意大利女排历届奥运会成绩 | |||
年份 | 举办国家 | 举办城市 | 成绩 |
2000年 | 澳大利亚 | 悉尼 | 第10名 |
2004年 | 希腊 | 雅典 | 第5名 |
2008年 | 中国 | 北京 | 第5名 |
2012年 | 英国 | 伦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