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曼:伦敦后暂别击剑 今后职业生涯与中国相关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6月11日06:40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唐志强

  十多年前,15岁的她来到中国,在北京25中学习,中文名是“小月”;4年前,“一轮‘小月’在北京的夜空升起”,25岁的她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重剑个人赛冠军;如今,近而立之年的她表示伦敦奥运会之后将暂别击剑场,今后的职业生涯会与中国相关。她,是德国击剑名将布丽塔·海德曼。

  近日,正在中国参加比赛的海德曼通过邮件接受了新华社专访。已经取得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她仍然难掩激动。“能第三次参加奥运会的感觉很棒。我们的资格赛进行得非常辛苦,最后一刻拿到入场券,让我非常兴奋!”

  2004年,海德曼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当年,德国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亚军。4年后,海德曼在北京的奥运舞台脱颖而出,问鼎重剑个人冠军。

  不过,海德曼的伦敦奥运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她先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透露,她的右手腕由于常年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积劳成疾,去年12月22日她生日那天接受了手术。当时距离奥运积分赛只剩6周,而她在术后连举剑都难。好在,借助医生的帮助,她最终得以重回赛场,并在今年3月拿到了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那是个奇迹,”海德曼说。

  海德曼1995年识剑。击剑对于她而言,是一项“集合了意志力、注意力、反应力的迷人运动”。“我一直喜欢技术得以进步、成绩得以提高之后的那种美好感受”。不过,在海德曼眼中,奥运会的魅力超出赛场之外。她说,奥运会最吸引她的是在奥运村中与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相聚。“没有政治界线,只有体育规则,每个人都能分享经历,了解到各个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希望能从伦敦再带回一块奖牌。我同时也期待再一次感受奥运村的非常体验和伦敦城的氛围。”

  提到海德曼的异国情怀,中国是绕不开的一站。海德曼的中国情缘可以回溯至1999年。当年,她来到北京25中学习。在交换的3个月里,她跟随中国国家队在老山训练,结识了中国击剑运动员李娜(微博)。海德曼说,那一年,她与中国家庭一起度过了几个月时间,从中国学到了不少东西,认识了不少朋友;如今,她的弟弟已经生活在北京,她也会常去中国。回想起年少时光,海德曼认为运动员生涯锻炼了她的耐力和意志力,让她更自如地直面挑战。

  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同时在大学求学也是她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协调好训练和学业不是一件容易事,但对于学会如何经受考验而言,绝对有帮助,”她说,“正确的时间管理是协调运动与学业的基础,我也很幸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家人的帮助和支持。”

  海德曼告诉记者,她在伦敦奥运会后会离开击剑场,休整一年左右时间。在休整期内,她打算考取赛车驾驶资格,到时候“会很乐意到中国参加比赛”。对于退役之后的打算,海德曼表示还没有想好。不过,这名会说一点汉语、以中国环境法为论文方向的大学毕业生说:“今后的职业会与中国相关。”(完)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海德曼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